图书介绍
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班秀萍,叶云龙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12596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校人才培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质量概要1
第一节 质量的定义1
第二节 质量的特征3
一、质量的特性3
二、质量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4
第三节 质量的形成过程7
一、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7
二、服务质量产生的过程8
第四节 质量与社会发展9
一、质量对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意义9
二、质量的监控途径13
第五节 质量与人才培养13
一、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14
二、推引全面质量管理手段提高教育质量16
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的相关常识17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17
一、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概念17
二、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含义17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9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多样性特点19
二、现代质量管理方法的灵活运用22
三、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全程全方法的系统管理和动态过程22
第三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25
第四节 高校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教学质量管理28
一、传统教学质量管理的特征28
二、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28
三、高校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教学质量管理的比较30
第五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时代内涵33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思想33
二、如何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34
三、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时代内涵36
第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和实施要求39
第一节 全面质量管理的准则39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准则39
二、全面质量管理准则的应用41
第二节 质量管理发展的阶段41
一、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42
二、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42
三、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3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和发展44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44
一、科学做出决定45
二、充分的准备45
三、具体的实施45
四、不断进行扩展45
五、整合46
第四章 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48
第一节 人才培养的概念48
一、什么是人才培养48
二、人才培养的内涵49
第二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要素分析51
一、内部因素51
二、外部因素54
第三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原则55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56
二、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教学管理58
三、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关键点59
四、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60
五、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61
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63
第四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64
一、公民政治参与65
二、培养先进文化的建设者66
三、高素质的劳动者67
四、生态的实践者69
第五节 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70
一、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70
二、培养人际关系协调的学生77
三、培养与群体协调的学生82
第五章 高校人才培养的学生观85
第一节 何为学生观85
第二节 学生观的发展历程88
一、西方的学生观88
二、中国的学生观91
三、全新的学生观95
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学生观101
一、学生是一种产品102
二、学生是被管理者107
三、学生是顾客113
第四节 学生观的反思和启示117
一、反思117
二、启示120
第六章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129
第一节 管理观念与管理方法129
一、高校落后的教学质量管理观念129
二、原因分析130
第二节 管理方位层面132
一、高校教学监控的内容较为单一132
二、兼职教师的管理力度不够132
三、高校学生请销假制度较为松散133
四、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不力133
五、评价信息的反馈渠道不畅通134
第三节 管理机制层面134
一、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134
二、缺乏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135
三、缺乏统一规则的意识136
第四节 管理过程层面136
一、实践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际脱离136
二、高校的学习动员工作形式化137
三、认知实习工作得不到落实137
四、校外实践教学监控不到位138
五、自主实习得不到保障138
六、实践教学考核力度不足139
第五节 教师和行政人员层面140
一、高校教师在整体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40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状况142
第六节 教学质量评价层面143
一、评价制度缺乏灵活性143
二、学生的评价体系144
第七章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147
第一节 忽视个体的发展特征147
第二节 实践平台搭建不完善148
一、高校的校外实践基地难以建立148
二、高校学生的实践组织难以有序运行149
三、高校创新平台的建设制度不够细致150
第三节 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弊端151
一、高校的学科以及专业设置过细、过窄151
二、课程的体系不合理151
三、教学环节过于重视知识的继承而轻视创新精神的培养152
第四节 创新意识的缺乏153
一、创新意识不足直接导致管理实施的不平衡154
二、缺少合理的规划154
三、政府部门的管理不系统154
第五节 信息评价与实践脱节155
一、评价信息来源渠道较少155
二、学生评教155
三、教师评学156
第六节 全员参与管理难以实现157
一、全员参与不能得到落实157
二、大学教师参与管理意识淡薄157
三、学生参与管理的权利得不到保障158
第七节 高校自身的限制160
一、高校对自身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实施不平衡160
二、高校员工对人才培养缺乏责任感161
第八章 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65
第一节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165
一、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165
二、更新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质量评估166
第二节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能性173
一、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174
二、良好的改革形势与提高民族素质的诉求175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适用于高校教学管理176
四、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能够指导高校管理的实践178
第九章 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过程180
第一节 全面整合思想 做好基础性工作180
一、提高质量意识,加强教育与培训181
二、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181
三、建立质量工作责任制182
四、质量体系的构建与实施182
五、教学过程中的质量审核187
六、质量的改进工作188
第二节 制订整体计划 实施准备项目193
一、全校师生以及员工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认同194
二、发挥领导作用,完善组织体系195
三、采取有效措施,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沟通195
四、开展质量教育,构建质量文化196
五、谨慎开展试点实践197
第三节 提高成员素质 适应发展需要198
一、竞聘上岗,加强理论学习198
二、加强师德和师能建设199
三、重视对行政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202
第四节 创建和谐群体 积极参与管理205
一、为高校教师参与管理提供条件206
二、使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206
第五节 突显重要内容 把握本质特征208
一、营造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208
二、把握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209
第六节 拓宽沟通渠道 控制教学过程209
一、教学管理安排210
二、教学的质量控制210
第七节 逐步提升信心 进行持续改进218
一、持续改进是高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灵魂219
二、对毕业生进行质量跟踪的调查工作220
三、对高校教学质量改进工作进行有效管理220
第十章 高校人才培养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222
第一节 专门教育和一般教育有机结合222
一、专业教育223
二、专门教育与一般教育的有机结合224
三、专业伦理教育225
第二节 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式相互融合226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227
二、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227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相结合228
四、不能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228
第三节 人文与科学教育并重229
一、注重人文关怀培养人文精神229
二、培养人文精神230
三、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231
四、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培养相结合231
第四节 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培养23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233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34
第五节 与全球化人才培养相衔接235
一、国际化人才的特征和我国人才结构布局的弊端235
二、高等教育如何培育综合型人才236
第十一章 全面质量管理与人才培养的意义239
第一节 理论意义239
一、高校引入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艰苦性239
二、高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创新模式的必然性240
三、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242
第二节 实践意义244
一、推引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推动高校领导从质量战略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高校的全局发展245
二、推引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构筑和塑造适于高校组织发展的组织文化245
三、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推动高校进行全员管理245
四、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从多个层面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246
附录249
附录1 常见的质量标语249
附录2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260
附录3 人才培养模式调查问卷262
参考文献266
后记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