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植物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林宏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71458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298页
- 主题词:植物学-生物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植物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植物与生物分界2
二、植物科学的发展历史2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4
四、植物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分支学科4
第一章 植物细胞与组织7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8
一、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大小8
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8
第二节 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15
一、细胞分裂15
二、细胞分化17
三、细胞死亡18
第三节 植物组织18
一、分生组织19
二、成熟组织20
第二章 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29
第一节 根30
一、根的形态30
二、根尖的结构及生长动态30
三、根系对水分的吸收36
四、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40
第二节 茎42
一、茎的基本形态42
二、茎尖的结构及其发育45
三、茎的解剖结构47
四、茎的变态54
五、植物体内水分和溶质的运输55
六、同化物运输57
第三节 叶63
一、叶的形态63
二、叶的发生和结构66
三、光合作用71
四、蒸腾作用77
五、叶对不同生态条件的适应80
六、叶的变态82
七、叶的衰老与脱落83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85
一、茎与叶维管组织的联系85
二、茎与根维管组织的联系85
第三章 植物的繁殖89
第一节 植物繁殖的类型90
一、营养繁殖90
二、无性生殖90
三、有性生殖90
第二节 花的形态91
一、花的一般形态91
二、禾本科植物的花94
三、花序94
第三节 花的发生与演化96
一、花的发生96
二、花的演化96
第四节 成花调节97
一、低温与成花98
二、光周期与成花99
第五节 雄蕊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101
一、花药的发育102
二、单核花粉粒的发生103
三、花粉粒的发育与成熟104
四、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105
第六节 雌蕊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105
一、胚珠的发育105
二、胚囊的发育106
第七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108
一、开花108
二、传粉109
三、受精111
第八节 种子的发育与结构113
一、种子的发育113
二、种子的结构与类型117
第九节 果实的发育与基本类型119
一、果实的发育119
二、果实的基本类型120
第十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周期121
第四章 植物激素125
第一节 生长素126
一、生长素的发现与鉴定126
二、生长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127
三、生长素的运输127
四、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128
五、生长素的作用机制129
六、生长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29
第二节 赤霉素130
一、赤霉素的发现130
二、赤霉素的结构130
三、赤霉素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131
四、赤霉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31
第三节 细胞分裂素132
一、细胞分裂素的发现132
二、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学功能132
三、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途径133
第四节 乙烯134
一、乙烯的分布、结构与代谢134
二、乙烯的信号转导途径135
三、乙烯的生理作用和应用135
第五节 脱落酸136
一、ABA的生物学功能136
二、ABA的信号转导途径137
第六节 油菜素甾醇138
一、油菜素甾醇的发现138
二、油菜素甾醇的结构及分布138
三、油菜素甾醇的生理效应138
四、油菜素甾醇的信号转导途径140
第七节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41
一、激素互作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141
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互作对茎尖分生组织的调控143
三、脱落酸和赤霉素互作对种子萌发的调控143
四、激素平衡与植物的胁迫耐受性145
第五章 环境因子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147
第一节 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48
一、种子萌发的概念148
二、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48
第二节 光形态建成149
一、光受体149
二、光敏色素的作用机制152
第三节 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153
一、温度153
二、水分154
三、空气154
四、机械刺激154
五、生物因子154
第四节 植株生长的周期性156
一、昼夜周期性156
二、季节周期性157
三、生物钟157
第五节 植物的运动158
一、向性运动158
二、感性运动161
第六章 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分类163
第一节 植物多样性164
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164
二、植物多样性的含义和重要性165
第二节 植物分类167
一、植物的分类方法167
二、植物分类单位和命名168
三、植物检索表及其应用169
四、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和分门170
第七章 藻类植物(Algae)173
第一节 原核藻类174
一、蓝藻门(Cyanophyta)174
二、原绿藻门(Prochlorophyta)176
三、原核藻类的起源和演化176
四、原核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177
第二节 真核藻类177
一、真核藻类的主要特征178
二、真核藻类的生态习性及分布180
三、真核藻类的分类180
四、真核藻类的起源和演化188
五、真核藻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189
第八章 地衣(Lichens)193
一、地衣的主要特征194
二、地衣的形态和构造194
三、地衣的繁殖195
四、地衣的生态习性和主要类群195
五、地衣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196
第九章 苔藓植物(Bryophyte)197
第一节 苔藓植物的概述198
一、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98
二、生态习性与分布199
第二节 苔藓植物的分类199
一、苔纲的代表植物——地钱199
二、藓纲的代表植物——葫芦藓201
三、角苔纲的代表植物——角苔属202
四、苔藓植物的起源和演化203
第三节 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经济价值203
一、苔藓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3
二、苔藓的经济价值204
第十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205
第一节 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206
一、孢子体206
二、配子体208
三、生活史208
第二节 蕨类植物的分类209
一、石松亚门的代表植物——石松属和卷柏属209
二、松叶蕨亚门的代表植物——松叶蕨210
三、水韭亚门的代表植物——水韭属211
四、楔叶亚门的代表植物——问荆211
五、真蕨亚门的代表植物——蕨212
六、裸蕨植物的产生和蕨类植物的起源及演化213
第三节 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214
一、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14
二、蕨类植物的经济价值215
第十一章 裸子植物(Gymnosperm)217
第一节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18
第二节 裸子植物的生活史220
一、孢子体220
二、配子体221
三、传粉与受精222
四、胚胎发育和种子222
第三节 裸子植物的分类223
一、苏铁纲(Cycadopsida)224
二、银杏纲(Ginkgopsida)225
三、松杉纲(Coniferopsida)225
四、买麻藤纲(Gnetopsida)229
五、裸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231
第四节 裸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232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Angiosperm)233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234
第二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和分类依据235
一、被子植物的分类原则235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236
三、花程式与花图式237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类群简介238
一、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239
二、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251
三、被子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经济价值256
第四节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演化257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257
二、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和分类系统259
第十三章 植物与环境263
第一节 环境的基本概念264
一、生物圈的环境264
二、人工环境265
三、生态因子的分类265
第二节 植物与几种生态因子的关系266
一、植物对光因子的生态适应266
二、植物对温度因子的生态适应267
三、植物对水因子的生态适应267
四、植物对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应269
五、植物对生物因子的生态适应269
第三节 植物的种群生态271
一、种群的年龄结构271
二、种群的分布格局272
三、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272
四、种群的遗传与进化272
第四节 植物的群落生态273
一、植物群落的结构273
二、植物群落的演替274
第五节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76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276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276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77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77
五、植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79
索引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