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韬编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7064096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8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通信技术-高等学校-教材;通信系统-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技术与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通信基本技术概论1
1.1 通信网技术概论1
1.1.1 通信的发展史与通信网络的概念1
1.1.2 现代通信方式和技术组成3
1.1.3 现代通信系统结构组成3
1.1.4 现代通信网络的技术特点4
1.1.5 通信系统的分类5
1.1.6 通信系统性能的衡量与质量保障体系6
1.2 通信产业的系统构成6
1.2.1 通信与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体制转换6
1.2.2 通信产业的概念与系统组成7
1.2.3 通信行业企业划分8
1.3 通信系统基本概念8
1.3.1 通信传输系统9
1.3.2 通信交换系统9
1.3.3 主要的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12
1.3.4 通信网络的组网特征——分层结构与通信协议14
1.3.5 电信服务质量保障协议SLA17
1.4 通信工程与规划设计概述19
1.4.1 通信工程概述19
1.4.2 通信工程规划设计21
内容小结23
思考题23
第2章 通信基本业务概论25
2.1 通信网基本业务概论25
2.1.1 通信网基本业务分类25
2.1.2 通信信号的编码与分组传送26
2.2 电话通信业务26
2.2.1 固定电话通信业务27
2.2.2 话音信号的IP模式转换28
2.2.3 移动电话通信业务29
2.3 互联网通信业务31
2.3.1 宽带互联网数据业务31
2.3.2 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业务33
2.4 多媒体通信系统概述33
2.4.1 多媒体技术概述33
2.4.2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35
2.4.3 多媒体语音编码技术36
2.4.4 多媒体静止图像编码技术37
2.4.5 多媒体运动视频流图像编码技术39
2.4.6 流媒体通信技术42
内容小结43
思考题44
第3章 通信传输线路与接入网系统46
3.1 通信传输介质概论46
3.1.1 通信传输的介质46
3.1.2 传输介质种类46
3.2 通信双绞线全塑电缆48
3.2.1 电缆双绞线49
3.2.2 电话通信(双绞线)全塑电缆系统49
3.2.3 市话全塑电缆配线技术52
3.2.4 计算机局域网“双绞线电缆”系统53
3.3 通信光缆系统介绍55
3.3.1 通信光缆概述55
3.3.2 通信光纤56
3.3.3 通信光缆与工程系统58
3.4 通信线缆常用工程建筑方式61
3.4.1 通信地下专用管道敷设方式61
3.4.2 镀锌钢绞线架空路由敷设方式63
3.4.3 其他敷设方式63
内容小结63
思考题64
第4章 现代数字通信原理66
4.1 模拟信号的脉冲编码调制(PCM)原理66
4.1.1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66
4.1.2 PCM编码调制过程(信号的模/数转换过程)66
4.1.3 数字信号编码的过程69
4.2 数字信号多路复用系统70
4.2.1 信号多路复用系统概述70
4.2.2 数字多路复用系统和主要参数73
4.2.3 数字中继器与信道编码74
4.2.4 PCM数字多路复用原理与帧结构76
4.2.5 数字多路复用通信系统77
4.3 数字信号同步传输(SDH)原理79
4.3.1 数字信号同步传输(SDH)体系79
4.3.2 数字信号同步传输(SDH)系统帧结构80
4.3.3 数字信号同步传输(SDH)系统复用过程83
4.3.4 SDH传送网的分层模型85
4.4 数字信号交换原理86
4.4.1 固定时隙(程控)交换原理86
4.4.2 虚电路与IP通信交换方式89
4.5 电话话务量与服务质量的衡量91
4.5.1 电话交换话务工程原理91
4.5.2 交换接续质量及指标的分配94
4.5.3 通信网传输质量及指标的分配95
内容小结98
思考题98
第5章 光通信传输系统102
5.1 光通信系统概述102
5.1.1 数字光纤通信概述102
5.1.2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103
5.1.3 数字信息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3层通道原理103
5.2 光传输设备系统105
5.2.1 基本传输网络单元105
5.2.2 光传输设备的系统结构与自愈保护环网107
5.2.3 SDH光传输线路中继段长度计算109
5.3 光纤波分复用系统110
5.3.1 光纤波分复用概述110
5.3.2 光波分复用系统传输原理111
5.3.3 光波分复用系统工作原理简述112
5.3.4 光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器件简介113
5.3.5 光波分复用线路光纤简介113
5.3.6 光波分复用设备简介114
5.4 光通信系统的综合业务传输与智能化115
5.4.1 光纤多业务传送系统(MSTP: multi-sevice transport plat form)115
5.4.2 自动交换光网络119
5.4.3 光纤多业务传送系统(MSTP)设备简介121
5.5 新一代光传送网(OTN)系统122
5.5.1 新一代光传送网(OTN)概述122
5.5.2 OTN的分层结构123
5.5.3 OTN的帧结构124
5.5.4 光传送网的结构组成127
内容小结128
思考题129
第6章 程控交换系统130
6.1 交换系统设备概述130
6.1.1 通信交换的概念130
6.1.2 电话网的构成要素131
6.1.3 电话网的特点132
6.1.4 电话交换机系统133
6.2 程控交换软件与信令系统135
6.2.1 交换机的运行软件135
6.2.2 程控交换机的信令系统137
6.3 程控交换的系统布局与通话过程140
6.3.1 程控交换的系统布局140
6.3.2 通信程控交换系统的通话过程142
6.4 电话通信网系统简介144
6.4.1 电话网的结构144
6.4.2 我国电话网结构简述144
6.4.3 国内长途电话网145
6.4.4 本地电话网146
6.4.5 国际电话网148
6.4.6 通信交换的路由选择149
6.4.7 通信电话网编号计划151
6.5 NGN交换系统简介152
6.5.1 NGN交换系统概述152
6.5.2 软交换模式(soft-switching)的NGN网络152
6.5.3 软交换系统在NGN网络中的功能153
6.5.4 现代电信网向下一代电信网过渡方案155
6.5.5 新一代软交换系统设备介绍156
6.5.6 电信交换技术总结161
内容小结163
思考题163
第7章 移动通信系统165
7.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65
7.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165
7.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166
7.1.3 移动通信网的系统构成167
7.1.4 移动通信网的覆盖方式169
7.1.5 移动通信中的多路信号调制技术——用户多址方式169
7.1.6 移动通信网的网络结构171
7.2 GSM移动通信系统172
7.2.1 GSM技术的发展概述172
7.2.2 系统网络结构173
7.2.3 GSM系统网络体制与帧结构174
7.2.4 移动通信中的特殊呼叫接续技术176
7.3 CDMA移动通信系统181
7.3.1 CDMA系统概述181
7.3.2 CDMA网络结构及信道类型183
7.3.3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184
7.3.4 呼叫处理及移动性管理186
7.4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88
7.4.1 卫星移动通信概述188
7.4.2 典型低轨道卫星移动通信系统190
7.5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193
7.5.1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概述193
7.5.2 3G的标准化194
7.5.3 3G的应用及关键技术195
内容小结196
思考题196
第8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198
8.1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概论198
8.1.1 数据通信网基本结构分类198
8.1.2 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198
8.1.3 数字数据通信网200
8.1.4 异步传输模式数据通信网(ATM)201
8.2 计算机通信网概述203
8.2.1 计算机网络发展203
8.2.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和分类205
8.3 计算机局域网概述206
8.3.1 计算机局域网体系结构206
8.3.2 以太网Ethernet209
8.3.3 网络互连设备213
8.4 INTERNET基本概念216
8.4.1 互联网结构及协议模型216
8.4.2 IP编址方式219
8.4.3 域名系统223
8.5 TCP/IP协议族概述224
8.5.1 IP协议224
8.5.2 运输层协议226
8.5.3 路由协议230
8.5.4 信息“分组数据”在路由器上的转发的工作原理233
8.6 INTERNET互联网基本业务235
8.6.1 电子邮件235
8.6.2 远程文件传输236
8.6.3 万维网WWW237
内容小结237
思考题238
第9章 有线通信综合接入网技术241
9.1 宽带互联网组网技术概论241
9.1.1 通信接入网概论241
9.1.2 主要功能和协议参考模型243
9.1.3 接入网的接口与分类244
9.1.4 V5接口245
9.2 宽带铜线电缆接入技术247
9.2.1 ADSL接入网技术247
9.2.2 新一代ADSL2+/VDSL2接入技术249
9.3 宽带光纤接入技术250
9.3.1 概述250
9.3.2 APON接入技术252
9.3.3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接入技术253
9.3.4 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接入技术254
9.3.5 HFC接入技术255
9.3.6 总结257
9.4 建筑物综合布线通信系统257
9.4.1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概述(PDS: Premises Distributed System)257
9.4.2 通信接入网综合布线系统258
9.5 现代用户通信系统261
9.5.1 现代用户通信网络概述261
9.5.2 住宅用户通信网络262
9.5.3 城市用户通信系统262
9.5.4 农村用户通信系统263
内容小结263
思考题264
附录1 爱尔兰B公式表265
附录2 课程实验(践)项目介绍268
实验1 单模光纤的熔接与OTDR测量269
实验2 水准仪的使用与实地测量273
实验3 通信接入网管线系统的认识276
实验4 电信接入节点机房系统的认识278
实验5 电信局机房系统的实地参观认识282
实验6 移动(联通)基站系统参观勘测284
参考文献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