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伦理范畴 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傅礼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5808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2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伦理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伦理范畴 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信的语义解释1
(一)忠与信2
(二)诚与信2
(三)义与信3
二 信观念出现的历史文化背景4
(一)信伦理源于人的社会属性4
(二)语言魔力与信观念萌生6
(三)从家庭到社会:信任关系的发生与发展9
三 从“神”到“人”——盟誓与信观念的历史演变11
(一)信观念的原初形态——盟誓11
(二)盟誓的成立12
(三)从神到人——信观念的演变14
(四)“胥命”——纯粹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信”16
第一章 商、西周、春秋时期的信思想19
一 商与西周时期的信思想19
(一)天不可信21
(二)信为政本22
(三)交友以信26
二 春秋时期的重信思潮28
(一)信内涵的拓展29
三 春秋盟誓活动中的诚信问题37
(一)盟誓制度是如何体现诚信原则的?38
(二)信守盟约与国际正义42
(三)盟誓的变体45
四 春秋时期民事交往中的诚信原则51
(一)春秋时期市场交换中的诚信原则51
(二)尔无我叛,我无强贾55
五 《易经》中的诚信观58
(一)孚信的含义与意义58
(二)孚信的治世功能63
第二章 先秦儒家学派的信伦理思想70
一 孔子信伦理思想70
(一)信的含义70
(二)信在孔子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定位78
(三)信的伦理价值与实践意义82
二 孟子的信伦理思想85
(一)信为五伦之一86
(二)天爵与人爵87
(三)善、信、美88
(四)言不必信 信不必果 唯义所在89
(五)“大丈夫”精神与“乡愿”批判90
(六)信的政治功能91
三 荀子的信伦理思想94
(一)“群”与“信”的关系94
(二)立身之本:“耻不信,不耻不见信”96
(三)信为“天下之行数”、“信立而霸”97
(四)信作为一种“职业伦理”100
第三章 先秦法家学派的信观念104
一 商鞅的法律信用思想104
(一)人性好利的“信”伦理观105
(二)法律信用的培养——壹赏、壹刑、壹教106
(三)法、信、权三位一体的治国方略110
二 韩非子的法律信用观112
(一)人性好利,无人可信112
(二)信人不如信法114
(三)信作为统治工具117
第四章 道、墨、兵、杂诸学派的信伦理思想120
一 先秦道家的信思想120
(一)信伦理的人性基础121
(二)老庄的政治信伦理观124
(三)道家的个人信伦理观128
二 《墨子》的信伦理思想131
(一)对“信”概念的界定131
(二)言必信、行必果132
(三)信的社会政治意义134
三 先秦兵家信思想研究137
(一)军法与信用137
(二)兵不厌诈与战争的信伦理问题145
四 《吕氏春秋》中的信伦理思想149
(一)信的自然法属性149
(二)信作为个人伦理150
(三)作为政治伦理的“信”154
(四)法律信用的培植——“必同法令,所以一心也”156
第五章 汉代的信伦理思想159
一 董仲舒的信伦理思想159
(一)三纲五常说159
(二)对信德的新解161
(三)天谴天罚说162
二 王充对儒家信伦理的批判163
(一)“疾虚妄”164
(二)《问孔篇》对儒家信伦理的批判165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的信伦理思想173
一 道教的信伦理思想173
(一)对“真”的推崇174
(二)信道守诫177
(三)道教劝善书中的信伦理思想179
二 佛教中的信思想187
(一)信德187
(二)“出家人不打诳语”释义189
(三)五戒与五常:佛教与儒学信伦理观的异同195
第七章 唐宋时期的信伦理思想199
一 《贞观政要》中所见唐太宗君臣的法律信用观199
(一)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199
(二)大信行于天下、不以诈道训俗202
(三)法须常定,取信于民204
(四)法律信用高于皇帝个人信用207
(五)法者,人君所受于天,不可以私而失信209
二 宋代契约制度中的诚信原则213
(一)诚实信用原则与政府市场管理213
(二)宋代契约关系中的诚信原则216
三 宋代理学中的信伦理思想222
(一)周敦颐223
(二)二程225
(三)张载230
(四)朱熹233
第八章 明清时期的信伦理思想244
一 刘基的信伦理思想研究244
(一)个人诚信245
(二)政治诚信248
二 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信思想251
(一)信者,礼之干;礼者,信之资251
(二)从信伦理的角度看自首立法254
(三)对盗贼的信义分析256
(四)“纵囚”与诚信258
(五)“杀降不仁而无信”说辩261
(六)诚信者,中国邦交之守也263
第九章 信伦理的社会化267
一 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信”268
二 “三言两拍”中的“诚信”道德理想274
三 中国古代家规中的诚信思想280
第十章 西方话语中中国人的信伦理295
一 近代西方话语中的中国人信伦理295
二 明思溥笔下中国人的信伦理299
(一)对孔孟信言行的质疑301
(二)拐弯抹角303
(三)商业信用305
(四)言而无信307
三 《解析中国》对中国信伦理的分析310
(一)家庭本位对信任关系的影响310
(二)乡村生活对信任关系的影响313
结语317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