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 1897-1917年间的中国文学批评生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庄桂成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553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文学批评史-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 1897-1917年间的中国文学批评生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目标和方法1
一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发生?1
二 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发生应达到什么目标?6
三 如何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的发生?9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历史和现状13
一 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13
二 研究的历史及其进程17
三 研究的现状及其不足22
第一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义界”28
第一节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28
一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转型”29
二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32
三 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36
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五四说”批判40
一 “五四说”的局限40
二 “五四说”存在的根据44
三 “五四说”批判的意义48
第二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缘由53
第一节 社会危机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53
一 晚清社会危机与今文经学的兴起54
二 今文经学与“经世致用”思潮的复活57
三 经世致用与晚清文学批评转型的发生60
第二节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转型64
一 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64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与新式教育的兴起68
三 晚清新型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学批评的转型71
第三节 文体变革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76
一 中国文学的文体发展轨迹描述77
二 中国文学批评文体的发展轨迹描述80
三 文学文体变革与文学批评的转型84
第三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路径90
第一节 文学革命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90
一 百余年来晚清文学革命研究的成绩与不足91
二 晚清文学革命中文学批评主体的转变94
三 晚清文学革命中文学批评对象和文本的转变97
四 晚清文学革命中文学批评功能的转变101
第二节 西体中用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105
一 晚清时对待中西文化的四种态度105
二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西体中用的最初表现109
三 《〈红楼梦〉评论》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113
第三节 文学复古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118
一 中国文学复古的源流及其特征118
二 章太炎文学复古的主要观点122
三 章太炎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转型126
第四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立场131
第一节 进化论与梁启超等的文学革命131
一 进化论与文学革命发动的原因132
二 进化论与文学革命发动的过程137
三 从自然科学学说到现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进化论142
第二节 民族主义与章太炎的文学复古148
一 章太炎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148
二 民族主义与章太炎复古文学观的形成153
三 民族主义与章太炎文学复古的局限158
第五章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启示164
第一节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中的科学化164
一 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转型中的科学化倾向164
二 20世纪末中国文学批评转型的争论169
三 文学批评为何会走向科学化之路174
第二节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中的人本化178
一 20世纪初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人本化倾向178
二 20世纪80年代文学主体性论争的实质183
三 文学批评为何要走向人本化188
结语194
参考文献198
后记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