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 修订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厉以宁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5889910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74页
- 主题词:道德-关系-经济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 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 修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习惯与道德调节问题的提出1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1
一、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含义1
二、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并存5
第二节 非交易领域10
一、非交易领域内的各种关系10
二、非交易领域内个人行为的合理性问题13
第三节 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之间的调节15
一、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性质15
二、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形式之一——企业文化18
第四节 道德规范与人的全面发展22
一、生活单调化所引起的思考22
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24
三、优良社会风尚的培育26
四、优良社会风尚与人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29
第二章 效率与协调34
第一节 效率的真正源泉34
一、产生高效率或低效率的机制34
二、效率与道德力量的作用37
三、两种凝聚力:团体的凝聚力和社会的凝聚力40
第二节 协调与适应43
一、协调与适应的意义43
二、社会变动中的协调与适应47
三、个人压抑感或孤独感的化解51
第三节 互助共济与效率增长54
一、从治水与中国传统精神说起54
二、互助共济的启示56
三、对历史上互助共济行为的进一步分析58
四、互助共济的精神不会消失60
第四节 效率的道德基础64
一、效率双重基础的探讨64
二、效率的道德基础同物质技术基础的关系66
三、效率增长的潜力与超常规效率69
四、关于经济行为道德标准的进一步思考71
五、个人自主性与人际关系的协调76
第三章 公平与认同80
第一节 对公平的深层次理解80
一、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问题80
二、个人的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84
第二节 认同的含义87
一、认同与共同命运观87
二、认同与利益集团90
三、认同与超越利益的考虑93
第三节 公平与认同的关系96
一、关于个人在群体中的公平感96
二、公平与认同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说明98
三、对起点公平性的认同与对结果公平性的认同101
第四节 认同与互谅互让104
一、认同与互谅互让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104
二、现代社会经济中的认同与互谅互让107
第四章 法律与自律111
第一节 市场、政府与法律111
一、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必须依法111
二、政府调节中权与法的矛盾113
第二节 习惯、道德与法律116
一、法律产生以后第三种调节的作用116
二、习惯与道德调节同法律之间的关系119
三、法律与自律的关系122
第三节 自律问题的进一步探讨124
一、自律与海德格尔公案给人们的启示124
二、再论守法与自律的关系127
三、报应的公正与自律的局限性130
四、非正常状态下的自我约束132
第四节 道德激励134
一、个人持久主动性、积极性的源泉134
二、道德激励与利益动机的相容性136
三、自律是道德自我约束与道德自我激励的统一138
第五章 第三次分配141
第一节 第三次分配概述141
一、第三次分配的定义141
二、关于第三次分配的几点说明143
第二节 第三次分配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148
一、第一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后留下的空白148
二、对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同解释和第三次分配的作用150
第三节 第三次分配与代际关系155
一、“生活中的希望”与第三次分配155
二、第三次分配与家庭内部的矛盾159
第四节 第三次分配的趋势161
一、关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认识161
二、从“重物轻人”到“以人为本”163
第六章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制衡166
第一节 约束与监督机制166
一、筛选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约束与监督机制的统一166
二、道德约束与对权力的限制169
第二节 选择与竞争173
一、选择与竞争中的心理因素173
二、选择与竞争中的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176
第三节 信仰与社会制衡179
一、对信仰的理解179
二、信仰在社会制衡中的作用182
三、理性与信仰184
第四节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安全阀187
一、关于政府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局限性187
二、社会内在缓冲机制、疏导机制的建立191
三、有形的社会安全阀和无形的社会安全阀195
四、从原有的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的过渡198
第七章 道德重整与社会经济发展202
第一节 韦伯理论引起的思考202
一、韦伯对伦理因素的强调202
二、“韦伯热”的原因206
三、韦伯理论与历史进程的合理性208
第二节 道德重整的迫切性211
一、新文化、新伦理对旧文化、旧伦理的代替211
二、道德重整与“第二次创业”214
第三节 道德重整的长期性217
一、道德重整与国民素质的提高217
二、道德重整:空想与现实220
第四节 法治、民主与道德重整223
一、法治的对立面是非法治223
二、并非任何一种依法办事都等于法治226
三、道德重整与民主建设229
第五节 社会信任的重建231
一、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看重建社会信任的必要231
二、从人际关系的和谐看重建社会信任的必要235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要239
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244
结束语249
附录 厉以宁著作目录(1979~2009年)255
修订版后记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