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现代汉语教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实用现代汉语教程
  • 韩荔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ISBN:756371071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04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现代汉语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什么是语言1

(二)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1

目录1

一、语言1

(三)语言的分类2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7

三、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9

(二)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10

(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10

(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11

(二)词汇方面12

(一)语音方面12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12

(三)语法方面13

五、现代汉语方言14

(一)从语言发展看16

六、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16

(三)从在世界上的影响看17

(二)从使用的人口和地域看17

思考与练习18

第一节 什么是语音23

第一章 普通话语音概述23

语音篇23

一、物理性质24

第二节 语音的性质24

二、生理性质27

三、社会性质30

二、音素31

一、语音的分析31

第三节 语音的组成31

三、音位32

一、国际通行的注音方法——国际音标33

第四节 注音方法33

二、汉语的注音方法34

思考与练习37

【附录一】汉语拼音方案38

【附录二】汉语拼音、注音符号、国际音标对照表41

二、声母的类别42

一、声母42

第二章 普通话声母与声母辨正42

第一节 声母及其类别42

一、zh、ch、sh和z、c、s46

第二节 声母辨正46

二、n和l47

五、改浊音为清音48

四、改尖音为团音48

三、f和h48

思考与练习49

二、韵母的类别51

一、韵母51

第三章 普通话韵母和韵母辨正51

第一节 韵母及其类别51

二、押韵和韵母56

一、什么是押韵56

第二节 押韵56

三、十三辙和十八韵57

一、i和ü60

第三节 韵母辨正60

四、-n和-ng61

三、er和i或-i[?]61

二、o和e61

六、防止丢失鼻音韵尾-n62

五、防止丢失韵头i或u62

思考与练习63

七、念准复元音韵母63

第二节 调值与调类65

第一节 什么是声调65

第四章 普通话声调65

一、调值66

二、调类67

第三节 普通话声调68

思考与练习69

一、音节结构类型70

第一节 音节的结构70

第五章 普通话音节70

第二节 音节的拼合71

二、音节结构特点71

一、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关系72

一、y、w的用法74

第三节 音节的拼写规则74

二、声母、韵母、声调的拼合关系74

二、隔音符号75

四、?、?、?和iu、ui、un76

三、ü上两点的省略76

六、音节连写77

五、标调法77

思考与练习78

【附录三】《普通话声韵调配合总表》79

一、上声变调88

第一节 变调88

第六章 普通话音变88

三、“一”、“不”变调89

二、去声变调89

四、轻声变调90

第二节 儿化92

第三节 “啊”的音变94

思考与练习95

一、语法停顿97

第一节 停顿97

第七章 语调处理97

二、强调停顿98

一、语法重音99

第二节 重音99

三、心理停顿99

二、强调重音100

一、升调101

第三节 句调101

四、曲折调102

三、平调102

二、降调102

思考与练习103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107

第八章 汉字概述107

汉字篇107

一、汉字的性质109

第二节 汉字的性质和作用109

二、汉字的作用111

(一)甲骨文112

一、汉字形体的演变112

第三节 汉字的形体112

(三)篆文113

(二)金文113

(五)楷书114

(四)隶书114

(七)行书115

(六)草书115

二、现代汉字的形体117

思考与练习118

第一节 古代汉字的构造120

第九章 汉字的构造120

三、会意121

二、指事121

一、象形121

五、转注122

四、形声122

六、假借123

二、现代汉字新的造字方法124

一、与古代造字方法相同的124

第二节 现代汉字的构造124

一、结构单位125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125

二、结构方式128

三、汉字的结构和汉字电脑输入129

思考与练习131

一、减少学习和使用的困难132

第一节 汉字简化的意义132

第十章 汉字的简化132

一、精简笔画133

第二节 汉字简化的方法133

二、普及教育,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33

二、减少字数135

思考与练习136

【附录四】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137

二、注意多音字161

一、注意形声字的声符161

第十一章 现代汉字的应用161

第一节 正确认读汉字161

四、注意形似字读音的差别162

三、注意不要类推误读162

二、不写错别字163

一、使用规范汉字163

第二节 正确书写汉字163

思考与练习165

【附录五】容易读错的字166

【附录六】容易写错的字171

二、分析187

一、什么是语素187

词汇篇187

第十二章 语素187

第一节 语素概述187

第二节 语素的分类189

一、以音节多少为标准190

二、以语素的构词作用为标准193

三、以语素的意义类型为标准196

思考与练习197

一、什么是词199

第一节 词的概述199

第十三章 词的构成199

二、词、语素、音节、字的关系200

(一)复合法201

二、合成词及其构成方式201

第二节 词的结构分类201

一、单纯词201

(二)派生法204

(四)简缩法206

(三)重叠法206

思考与练习208

【附录七】现代汉语词的构成分类表210

一、词义的性质211

第一节 词义概述211

第十四章 词义211

二、词义的类型213

二、多义词215

一、单义词215

第二节 语义的聚合215

三、同义词217

四、反义词219

五、褒义词和贬义词222

思考与练习224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226

第一节 词汇的主要类别226

第十五章 现代汉语词汇概况226

二、文言词汇227

三、新词汇228

四、方言词汇229

六、行业语230

五、外来词汇230

一、成语231

第二节 词汇的固定组合231

七、术语231

二、谚语237

三、惯用语239

四、歇后语241

思考与练习242

第三节 汉语词汇特点242

(一)抽象性247

二、语法的特点247

语法篇247

第十六章 语法概述247

第一节 语法及其特点247

一、什么是语法247

一、什么是语法学248

第二节 语法学248

(二)递归性248

(三)民族性248

二、语法学类别249

三、语法的单位250

思考与练习251

一、划分词类的一般标准252

第一节 划分词类的标准252

第十七章 词类252

二、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标准253

一、名词、数词、量词、代词254

第二节 实词及其运用254

二、动词、形容词262

三、副词265

(一)兼类267

四、实词的运用267

(二)活用268

(三)误用269

第三节 虚词及其运用278

一、介词及其运用279

二、连词及其运用286

三、助词及其运用290

四、语气词及其运用296

五、叹词299

思考与练习300

第四节 汉语词法特点300

二、汉语词组的重要地位303

一、什么是词组303

第十八章 词组303

第一节 词组及其构成303

(二)虚词304

(一)语序304

三、构成词组的语法手段304

(一)联合词组305

一、一般词组305

四、词、词组、句子的关系305

第二节 词组的结构类型305

(二)偏正词组306

(四)谓补词组307

(三)动宾词组307

(七)连动词组308

(六)复指词组308

(五)主谓词组308

(八)兼语词组310

(三)“的”字词组311

(二)介词词组311

二、以特定词为标志的词组311

(一)方位词组311

二、复杂词组的分析312

一、什么是复杂词组312

(四)“所”字词组312

(五)比况词组312

三、特殊词组312

第三节 复杂词组312

一、动宾词组与介词词组混杂315

第四节 词组运用中的问题315

二、动宾词组与主谓词组混杂316

三、介词词组与主谓词组混杂317

思考与练习318

(一)句子成分321

二、句子的成分321

第十九章 单句321

第一节 句子概述321

一、什么是句子321

(二)动词性单位322

(一)名词性单位322

(二)句法成分322

(三)特殊成分322

第二节 主语和谓语322

一、什么是主语和谓语322

二、什么单位可以充当主语322

三、谓语的类型323

(三)小句形式323

(三)名词性谓语324

(二)形容词性谓语324

(一)动词性谓语324

(四)主谓谓语325

四、主语与谓语的关系326

一、宾语327

第三节 宾语和补语327

二、补语331

三、宾语与补语的顺序332

一、定语333

第四节 定语和状语333

四、宾语与补语的区别333

二、状语336

一、外位语338

第五节 外位语和独立语338

二、独立语340

第六节 单句例析341

(一)主谓搭配不当342

一、搭配不当342

第七节 单句运用中的问题342

(二)主宾搭配不当344

(三)动宾搭配不当345

(五)状谓搭配不当347

(四)谓补搭配不当347

(六)状补不相协调349

(七)定中搭配不当350

(一)主语残缺351

二、成分残缺351

(八)定状不相协调351

(二)谓语残缺353

(三)宾语残缺354

(五)状语残缺356

(四)定语残缺356

(二)谓语赘余357

(一)主语赘余357

三、成分赘余357

(五)状语赘余358

(四)定语赘余358

(三)宾语赘余358

(二)定语语序不当359

(一)谓语语序不当359

四、语序不当359

(二)状语误用为定语360

(一)定语误用为状语360

(三)多项状语顺序不当360

五、成分误用360

(六)状语误用为补语361

(五)补语误用为状语361

(三)谓语误用为定语361

(四)补语误用为定语361

六、句子成分杂糅362

一、从言语表达角度划分363

第八节 单句的类型363

二、从句法结构角度划分364

第九节 汉语句法特点366

思考与练习367

一、什么是复句373

第一节 复句概述373

第二十章 复句373

二、复句的构成374

三、复句中各分句主语的异同和隐现375

五、复句和关联词语377

四、复句的类型377

一、并列复句380

第二节 一般复句380

二、连贯复句381

三、选择复句382

四、解说复句383

六、转折复句385

五、递进复句385

七、假设复句386

八、条件复句388

九、因果复句389

十、目的复句390

十一、连锁复句391

二、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392

一、多重复句的分析要领392

第三节 多重复句392

三、多重复句例析393

一、什么是紧缩复句394

第四节 紧缩复句394

二、紧缩复句的类型395

(二)关联词语残缺397

(一)关联词语搭配不当397

第五节 复句运用中的问题397

一、关联词语不当397

(三)滥用关联词语398

(四)关联词语位置不当399

(二)强加关系400

(一)分句之间缺乏紧密联系400

二、违背逻辑事理400

(二)分句之间相互矛盾401

(一)分句顺序颠倒401

三、分句组合不当401

思考与练习402

一、什么是句群409

第一节 句群概述409

第二十一章 句群409

三、句群的组合手段411

二、句群的特点411

四、句群与复句413

五、句群与段落414

一、并列句群417

第二节 句群的类型417

二、承接句群418

三、选择句群419

四、递进句群420

五、转折句群421

七、假设句群422

六、因果句群422

八、条件句群423

九、解说句群424

二、多重句群例析425

一、多重句群分析方法425

第三节 多重句群及其分析425

一、句群的组织428

第四节 句群的组织与运用428

二、句群运用中的问题429

思考与练习431

二、修辞现象437

一、修辞活动437

修辞篇437

第二十二章 修辞概述437

第一节 什么是修辞437

三、修辞学438

一、适应题旨439

第二节 修辞的原则439

二、适应语境440

三、修辞与语言三要素的关系446

思考与练习448

一、声调配合要抑扬顿挫450

第一节 锤炼语音的要求450

第二十三章 语音的锤炼450

二、音节、节奏要匀称、平稳451

三、韵脚要和谐自然453

一、运用双声叠韵454

第二节 锤炼语音的技巧454

二、选用叠音形式455

三、拟声457

四、顺口459

思考与练习461

(一)掌握确切含义465

一、达意准确465

第二十四章 语义的锤炼465

第一节 锤炼语义的要求465

(二)衡量语义轻重466

(三)比较范围大小467

(四)辨析适用对象468

(一)辨别感情色彩469

二、色彩得体469

(二)适应语体风格470

一、变文472

第二节 锤炼语义的技巧472

二、降用474

三、体变475

四、移时477

五、别解479

六、双关480

思考与练习483

(一)字面不要重复487

一、简洁487

第二十五章 词语的锤炼487

第一节 锤炼词语的要求487

(二)意义不可重复488

二、规范489

(三)避免堆砌辞藻489

(二)避免滥用方言词490

(一)不能滥用文言词490

(三)不要滥用外来词491

(五)杜绝生造词语492

(四)切忌滥用行业语492

一、同异495

第二节 锤炼词语的技巧495

二、变序497

三、拈连499

四、比拟501

思考与练习504

(一)话题不能随便转换507

一、叙述角度要一致507

第二十六章 句子的锤炼507

第一节 锤炼句子的要求507

(二)主语不能随意更换508

(一)忌句式不一致509

三、句式搭配求协调509

二、句子顺序有章法509

(三)忌主动被动不协调510

(二)忌长短不和谐510

四、表达语气相贯通511

五、句式风格要协调512

六、情景氛围多适应513

七、前后兼顾多推敲513

(一)忌语法不搭配514

(二)忌词义不搭配514

(三)忌习惯不搭配514

(四)忌前后相矛盾515

第二节 句式的选择515

一、常式句与变式句516

二、长句与短句517

三、紧句与松句520

四、整句与散句521

五、主动句式与被动句式523

六、肯定句式与否定句式524

七、直陈句式与反问句式526

八、白话句式与文言句式527

九、传统句式与外来句式528

第三节 锤炼句子的技巧529

一、排比529

二、对偶536

三、顶真541

四、回文544

五、层递546

六、比喻550

七、夸张565

八、对比571

九、映衬573

思考与练习576

二、语体的特征581

一、语体的定义581

(一)功能变体581

第一节 语体概述581

第二十七章 语体581

(二)语体交融582

三、语体的功能583

(一)形成同义手段583

(二)分化语言材料584

(三)定位选择584

(四)解释归类585

四、语体的分类586

第二节 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587

一、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形成的根源587

二、日常谈话语体588

三、政论语体590

四、文艺语体591

第三节 通语语体592

一、通语语体形成的根源592

二、导游语体594

思考与练习597

后记6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