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任吉刚,李晓红著 著
- 出版社: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15552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机遇,还是挑战?1
第一章 信息资源概述1
第一节 信息与信息资源1
一、信息1
二、信息资源3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类型4
一、文献型信息资源4
二、数字化信息资源7
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特征与发展趋势10
一、信息资源的特征10
二、信息资源的发展趋势12
第四节 信息资源的地位与社会作用15
一、信息资源是促进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5
二、信息资源是促进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工具15
三、信息资源是进行科学决策,提升决策水平的重要依据16
四、信息资源是传承人类文明,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食粮16
第二章 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17
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17
一、信息资源建设概念的演化过程17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20
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和主要内容21
一、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21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26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与原则29
一、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理念29
二、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32
第四节 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35
一、信息资源建设能使无序信息转化为可用资源35
二、信息资源建设能使人们便利地获取和利用信息36
三、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服务活动的基础与保障36
四、通过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的运营成本36
五、通过信息资源建设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数字鸿沟37
六、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37
第三章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38
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基本问题38
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含义38
二、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特点39
三、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作用40
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内容40
一、图书馆所服务的地区或机构的概况分析41
二、图书馆性质与任务的说明41
三、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41
四、图书馆信息资源现状的分析41
五、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确定42
六、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43
七、信息资源建设的责任归属45
八、实体馆藏采访政策45
九、数字馆藏建设政策47
十、书刊交换与接受捐赠政策48
十一、经费分配政策49
十二、信息资源管理政策50
十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50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制定51
一、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目的51
二、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原则52
三、制定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程序53
四、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修订55
第四节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实施56
一、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实施的含义56
二、信息资源建设政策实施的过程56
第四章 信息资源建设方法58
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采集58
一、信息资源采集原则58
二、信息资源采集方式60
三、信息资源采集流程61
四、信息资源选择标准61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配置62
一、信息资源配置的内容62
二、信息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则63
三、影响信息资源配置的客观因素64
四、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66
第三节 信息资源的典藏67
一、信息资源典藏概述67
二、信息资源典藏原则70
三、信息资源典藏模式72
四、信息资源典藏方法74
第四节 信息资源的整合77
一、信息资源整合的含义77
二、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77
三、信息资源整合管理模式的建立79
四、信息资源整合的主要方法80
第五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88
第一节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概述88
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88
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89
第二节 文献的选择与采集90
一、文献选择90
二、文献采集94
第三节 文献的组织与管理102
一、馆藏文献的布局102
二、馆藏文献的排架104
三、馆藏文献的整理107
第六章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111
第一节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概述111
一、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111
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必要性113
三、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117
第二节 数据库建设119
一、数据库建设概述119
二、我国数据库建设现状121
三、数据库建设发展对策123
第三节 网络信息资源建设124
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概述124
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方法与途径125
三、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方向127
第四节 数字信息资源的整合128
一、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概述128
二、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技术129
三、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的发展趋势133
第七章 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135
第一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背景与意义135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的提出135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背景137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140
第二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与内容141
一、共建多层次的信息资源体系142
二、形成完备的书目信息网络144
三、构建高效的文献传递服务体系145
四、搭建“一站式”信息服务平台146
第三节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系建设146
一、图书馆联盟147
二、国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148
三、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践149
四、实现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可持续发展152
第八章 信息资源存储技术156
第一节 信息资源存储概述156
一、信息资源存储的含义156
二、信息资源存储的作用158
三、影响信息资源存储的因素161
第二节 传统文献的存储条件和方法165
一、传统文献的存储条件165
二、传统文献的存储方法167
第三节 数字资源的存储条件和方法169
一、数字资源的存储条件169
二、数字资源的存储方法171
第九章 信息资源服务基本理论174
第一节 信息资源服务的含义与内容174
一、信息资源服务的含义174
二、信息资源服务的内容174
第二节 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理念与原则175
一、信息资源服务的基本理念及其新发展175
二、信息资源服务的原则183
第三节 加强信息资源服务的意义184
一、信息资源服务是图书馆生存的基础与根本184
二、加强信息资源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84
第十章 信息资源服务方法186
第一节 信息资源服务模式186
一、用户中心服务模式186
二、元素集成模式188
三、集成化服务模式188
四、数字参考服务模式189
五、个性化服务模式189
六、协同服务模式190
七、学科信息门户模式190
八、中介服务模式191
九、一站式服务模式191
十、资源主导模式192
第二节 用户研究与培训193
一、用户研究193
二、用户信息需求分析194
三、用户信息获取的障碍195
四、用户培训的方法196
第三节 文献借阅服务197
一、外借服务197
二、阅览服务198
三、文献复制服务200
四、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借阅服务模式200
第四节 参考咨询服务202
一、参考咨询服务概况202
二、信息检索服务203
三、学科导航服务204
四、定题信息服务205
五、科技查新服务205
六、专题咨询服务206
七、数字参考服务207
八、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209
第五节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210
一、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概述210
二、馆际互借工作模式及基本工作流程211
三、馆际互借评估213
四、版权问题214
第六节 馆际互借自动化系统与电子文献传递216
一、馆际互借自动化系统216
二、电子文献传递218
三、电子文献传递的发展趋势219
第十一章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222
第一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的含义和作用222
一、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含义和作用222
二、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含义和作用224
第二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的内容和原则225
一、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内容和原则225
二、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内容和原则226
第三节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228
一、信息资源建设评价的标准和方法228
二、信息资源服务评价的标准和方法232
参考文献237
后记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