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第8卷 1938-1941 坚持抗战 苦撑待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新,陈铁健主编;李隆基,王玉祥卷主编;陈杏年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3141X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8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0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 第8卷 1938-1941 坚持抗战 苦撑待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章 抗日战争进入持久战阶段1
第一节 日本实行侵华新策略2
一、武汉失守后的中日战争形势2
二、第二次近卫声明4
三、第三次近卫声明与侵华新策略7
第二节 中国抗战第二期的战略方针及部署11
一、南岳军事会议的召开11
二、第二期抗战部署16
三、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18
第三节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20
一、汪精卫的低调求“和”20
二、日汪秘密会谈23
三、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28
第四节 英美牺牲中国与日本妥协32
一、英美“远东慕尼黑”活动32
二、欧战爆发后英美的对日妥协37
第五节 国民政府与日本的谋和密谈42
一、“桐工作”初期会谈42
二、“桐工作”的失败47
三、“钱永铭工作”56
第二章 国民政府的战时体制及对内政策62
第一节 国防最高委员会的设立63
一、国民党抗战决策机构的演变63
二、国防最高委员会的设立66
第二节 实行征兵制 加强军事训练71
一、国民政府战时征兵制71
二、军事训练的加强75
第三节 国民精神总动员与加强国家总动员76
一、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76
二、加强国家总动员81
第四节 “行政三联制”和“新县制”84
一、“行政三联制”的推行84
二、“新县制”的推行92
第五节 民主宪政运动的起伏97
一、民主宪政运动的发端97
二、民主宪政运动的高涨100
三、国民党对民主宪政运动的压制103
第六节 制造第一次反共摩擦高潮106
一、国民党的“防共、溶共、限共、反共”方针106
二、中共击退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108
三、晋西事变110
四、晋冀鲁豫地区的反顽斗争113
第三章 共产党坚持团结抗战119
第一节 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展开120
一、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围攻120
二、开展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21
三、开展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27
四、开展华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133
五、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35
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140
第二节 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143
一、国民党企图取消共产党143
二、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145
第三节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49
一、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149
二、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153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形成157
一、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宣传157
二、中国共产党的驳论159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体系的建立162
第四章 大后方的经济建设167
第一节 战区工业的内迁168
一、上海工业的内迁168
二、苏鲁豫冀等省工业的内迁175
二、武汉等地工业的迁移177
第二节 战时的财政金融180
一、战时财政金融基本方针180
二、增税、募债、发钞:解决财政危机182
三、金融政策与措施189
第三节 工矿业和交通业的发展198
一、开发工矿业的政策措施198
二、工矿业的发展201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10
第四节 农业的开发216
一、战时农业的政策和举措216
二、农业生产的发展224
第五节 商业和外贸227
一、商业统制政策227
二、商业的发展234
三、对外贸易活动236
第六节 大后方的通货膨胀240
一、通货膨胀的发展过程240
二、通货膨胀的控制与加剧244
第五章 持久战前期的中国战场249
第一节 1939年至1940年正面战场的重要作战251
一、日军对海南岛等地的进攻251
二、南昌会战254
三、随枣会战260
四、日空军连续轰炸后方城市263
五、第一次长沙会战265
六、桂南会战274
七、枣宜会战283
第二节 1939年正面战场的冬季攻势290
一、冬季攻势作战部署290
二、冬季攻势作战经过及意义293
第三节 敌后战场的反扫荡作战297
一、八路军在华北战场的反扫荡斗争297
二、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的反扫荡斗争316
三、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322
第四节 百团大战326
一、剧变频生的国内外形势326
二、百团大战的过程328
三、百团大战的战绩及历史意义337
第五节 1941年正面战场的重要会战339
一、日军“切断援蒋路线”的作战341
二、豫南会战343
三、上高会战344
四、晋南会战345
五、第二次长沙会战347
第六节 国民政府军敌后抗日游击战场348
一、国民政府军事当局关于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决策349
二、国民政府军敌后抗日游击战场概况352
三、国民政府军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作用及教训372
第六章 日本对沦陷区的殖民统治376
第一节 日本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376
一、日本对东北沦陷区的经济掠夺376
二、日本对关内沦陷区的经济掠夺391
第二节 汪伪政权的建立409
一、日汪间的讨价还价409
二、汪精卫拉拢南北汉奸414
三、汪伪国民党六全大会与南京会谈417
四、日汪密约与青岛会议420
五、汪伪国民政府出台423
第三节 日伪对沦陷区的奴化统治425
一、日伪对东北沦陷区的奴化统治426
二、日伪对关内沦陷区的奴化统治431
三、沦陷区人民反对日伪统治的斗争435
第七章 战时国统区的文化教育事业440
第一节 战区高校和文化机构的内迁441
一、战区文教事业的损失441
二、高等学校的内迁442
三、文化机构的内迁446
第二节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448
一、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发起和成立448
二、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活动453
第三节 抗战文艺和教育的发展459
一、抗战文艺的发展459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469
第四节 战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476
一、社会科学的发展476
二、自然科学的发展491
第五节 战时的新闻出版事业500
一、新闻事业的发展500
二、出版事业的发展510
第八章 皖南事变与中国政局的新变化516
第一节 日本侵华战争的困境516
一、欧战爆发后日本国策的新变化516
二、日本侵华战争陷入困境及其挣扎522
第二节 国民政府苦撑待变530
一、谋求各国合作抗日530
二、力促美国对日禁运537
三、积极寻求美援540
第三节 皖南事变--第二次反共摩擦高潮546
一、皖南事变的背景546
二、皖南事变的经过557
三、皖南事变的解决562
第四节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572
一、统一建国同志会的成立572
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577
后记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