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传承与变迁 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f Jingdezhen porcelai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吴秀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2322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4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陶瓷工业-手工业史-景德镇市-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传承与变迁 民国景德镇瓷器发展研究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f Jingdezhen porcelai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研究缘起及本课题之意义1
二、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4
三、课题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的界定6
四、课题研究的视角7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10
第一章 转型带来的嬗变——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的时代背景12
第一节 民窑与官窑的交替13
一、风光不再的御窑厂13
二、后来居上的民营窑厂16
第二节 瓷器的交易和组织管理21
一、民国景德镇瓷器的交易21
二、瓷器销售的品种26
三、瓷器市场的组织和管理30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38
一、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39
二、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教育观念的变革43
三、民国景德镇瓷业教育的时代特征45
第四节 民国景德镇制瓷工匠50
一、制瓷工匠的社会分层50
二、制瓷工匠的生活状况54
第二章 承袭与革新融合——民国景德镇制瓷工艺58
第一节 民国景德镇制瓷原料和颜料60
一、瓷石及瓷土的加工64
二、釉的配制工艺68
三、彩绘颜料的研制74
第二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成形84
一、辘轳车成形84
二、型造法成形88
三、手造法成形92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制瓷施釉工艺94
一、吹釉法96
二、蘸釉法97
第四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的挛窑业、烧窑业和制匣业97
一、挛窑技艺的消失97
二、烧窑技艺的蜕变101
三、制匣技艺的消亡108
第五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的“画红”技艺112
一、拍图113
二、线描的构成及技法113
三、填彩117
第三章 迎合市场之需——民国景德镇瓷器装饰124
第一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绘画装饰125
一、古朴大方的古彩装饰125
二、笔酣墨畅的浅绛彩装饰131
三、推陈出新的新粉彩装饰140
四、新颖别致的洋彩装饰149
五、独具特色的青花装饰171
六、刻瓷装饰176
第二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色釉装饰177
一、丰富多彩的单色釉装饰179
二、新奇变异的结晶釉装饰181
三、变幻莫测的窑变釉装饰182
四、古拙浑厚的纹片釉装饰183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雕装饰184
一、浑厚传神的圆雕装饰186
二、巧夺天工的捏雕装饰189
三、玲珑剔透的镂雕装饰190
四、概括简练的浮雕装饰192
第四章 吸纳百川之变——民国景德镇瓷器艺术特征194
第一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艺术美与工艺美的结合194
一、瓷器上的“文人画”195
二、瓷器上版画艺术的再现199
三、陶瓷贴花纸上的“月份牌”画203
四、西方艺术给陶瓷绘画装饰带来的新面貌205
第二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追求“时尚”的审美情趣208
一、中西合璧的审美观念208
二、雅化与俗化的共存210
三、趋新求异思潮的催生212
第三节 民国景德镇瓷器对科技美的追求217
一、仿古瓷艺术的古雅之美218
二、日用瓷的规整统一之美221
三、新的陶瓷绘画材料之美222
结语224
一、民国景德镇瓷器的历史地位224
1.在中国陶瓷史中承上启下224
2.扩大了对外陶瓷技术的交流227
二、对传统制瓷技艺传承的思考228
1.制瓷技艺传承的意义229
2.制瓷技艺传承应采取的措施230
参考文献232
附录243
后记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