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梦觉,龚曙明主编;蔡宏宇,辛玲,李灿,冯艳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2874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39页
- 主题词:统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 统计工作的基本问题1
1.1.1 统计工作的基本问题1
1.1.2 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2
1.2 统计资料的类别与特征2
1.2.1 统计资料的类别2
1.2.2 统计资料的特征3
1.3 统计学的性质与分科3
1.3.1 统计学的产生3
1.3.2 统计学的性质4
1.3.3 统计学的分科4
1.3.4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
1.3.5 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的关系6
1.4 统计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7
1.4.1 统计研究方法7
1.4.2 统计研究过程7
复习思考题8
第2章 统计计量9
2.1 计量水准9
2.1.1 总体和总体单位9
2.1.2 计量水准9
2.1.3 计量水准设计的原则11
2.2 统计指标11
2.2.1 统计指标的涵义11
2.2.2 统计指标的种类12
2.2.3 统计指标设计原则13
2.3 统计指标体系14
2.3.1 统计指标体系的含义14
2.3.2 统计指标体系的种类14
2.3.3 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15
2.4 变量及其种类15
2.4.1 变量的涵义15
2.4.2 变量的种类16
2.5 统计计量单位16
2.5.1 有名数17
2.5.2 无名数17
复习思考题18
习题18
第3章 统计资料搜集20
3.1 统计资料搜集概述20
3.1.1 统计资料搜集的意义20
3.1.2 统计资料搜集的要求20
3.1.3 统计调查的种类20
3.1.4 统计资料搜集的基本问题21
3.2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21
3.2.1 普查21
3.2.2 统计报表22
3.2.3 抽样调查23
3.2.4 主观抽样调查23
3.3 统计资料搜集方法26
3.3.1 原始资料的搜集方法26
3.3.2 次级资料的搜集方法27
3.4 调查表与问卷设计27
3.4.1 调查表的设计27
3.4.2 问卷设计28
3.5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和实施30
3.5.1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30
3.5.2 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31
复习思考题32
习题32
第4章 统计资料整理34
4.1 统计资料整理概述34
4.1.1 整理的一般程序34
4.1.2 统计数列的种类35
4.1.3 统计资料的陈示35
4.2 品质数列35
4.2.1 品质数列编制的一般步骤35
4.2.2 简单分组品质数列36
4.2.3 平行分组品质数列37
4.2.4 复合分组品质数列38
4.2.5 品质数列图示法38
4.3 变量数列39
4.3.1 变量数列的类型39
4.3.2 单项式变量数列39
4.3.3 等距式变量数列40
4.3.4 异距式变量数列42
4.3.5 交叉式变量数列43
4.3.6 变量数列图示法44
4.4 空间数列和时间数列45
4.4.1 空间数列45
4.4.2 时间数列46
4.5 相关数列和平衡数列49
4.5.1 相关数列49
4.5.2 平衡数列51
4.6 统计表的设计53
4.6.1 统计表的概念与构成53
4.6.2 统计表的分类54
4.6.3 统计表的设计54
复习思考题55
习题55
实验 Excel在数据整理中的应用59
第5章 统计比较分析61
5.1 统计比较分析法概述61
5.1.1 比较分析法的形式61
5.1.2 比较分析法的作用62
5.2 相对指标分析法62
5.2.1 动态相对指标62
5.2.2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64
5.2.3 结构相对指标66
5.2.4 比例相对指标68
5.2.5 比较相对指标68
5.2.6 强度相对指标69
5.3 边际与弹性分析法70
5.3.1 边际分析法71
5.3.2 弹性分析法72
5.4 比较分析法的应用73
5.4.1 比较分析法的应用原则73
5.4.2 比较分析法的综合运用73
复习思考题74
习题74
实验 Excel在比较分析中的应用77
第6章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78
6.1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概述78
6.1.1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的内容78
6.1.2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的作用78
6.1.3 数据分布特征测度的原则78
6.2 次数分布的类型与识别79
6.2.1 次数分布的类型79
6.2.2 次数分布类型的识别80
6.3 集中趋势测度81
6.3.1 算术平均数81
6.3.2 调和平均数85
6.3.3 几何平均数87
6.3.4 中位数87
6.3.5 众数89
6.3.6 四分位数90
6.3.7 五数概括法和箱线图90
6.4 离散趋势测度91
6.4.1 异众比率91
6.4.2 全距91
6.4.3 四分位差92
6.4.4 平均差92
6.4.5 方差与标准差93
6.4.6 离散系数94
6.4.7 基尼系数96
6.4.8 是非标志的方差97
6.5 偏度与峰度98
6.5.1 偏度98
6.5.2 峰度100
复习思考题101
习题101
实验 Excel在描述统计中的应用104
第7章 时间数列分析106
7.1 水平分析106
7.1.1 发展水平106
7.1.2 平均发展水平106
7.1.3 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110
7.2 速度分析111
7.2.1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111
7.2.2 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112
7.3 长期趋势分析114
7.3.1 时间数列分解的基本原理114
7.3.2 长期趋势的测定115
7.4 季节变动分析119
7.4.1 同月平均法120
7.4.2 趋势与季节模型法121
7.5 周期波动分析123
7.5.1 周期波动的含义123
7.5.2 周期波动的构成123
7.5.3 周期波动的测度124
复习思考题127
习题127
实验 Excel在时间数列分析中的应用131
第8章 统计指数133
8.1 统计指数的意义与种类133
8.1.1 统计指数的概念133
8.1.2 统计指数的作用133
8.1.3 统计指数的种类133
8.2 综合法指数134
8.2.1 常用综合法指数134
8.2.2 各种综合法指数136
8.3 平均法指数137
8.3.1 加权算术平均法指数137
8.3.2 加权调和平均法指数138
8.3.3 固定加权平均法指数139
8.3.4 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139
8.4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142
8.4.1 指数体系的含义和作用142
8.4.2 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143
8.4.3 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145
复习思考题147
习题147
实验 用Excel计算总指数151
第9章 概率与概率分布152
9.1 概率的概念与种类152
9.1.1 概率的概念152
9.1.2 概率的计算方法152
9.2 概率运算法则153
9.2.1 加法定理154
9.2.2 乘法定理155
9.2.3 贝叶斯定理156
9.3 概率分布的类型156
9.3.1 概率分布的概念156
9.3.2 概率分布的类型157
9.3.3 概率分布的特征值158
9.4 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159
9.4.1 分立均等分布159
9.4.2 二点分布159
9.4.3 超几何分布160
9.4.4 二项分布161
9.4.5 泊松分布164
9.5 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166
9.5.1 正态分布166
9.5.2 指数分布168
9.5.3 均匀分布169
9.6 抽样分布170
9.6.1 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与中心极限定理170
9.6.2 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172
9.6.3 两个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分布173
9.6.4 卡方(x2)分布173
9.6.5 F分布174
9.6.6 t分布174
复习思考题175
习题176
实验 用Excel计算分布的概率177
第10章 抽样推断179
10.1 抽样推断的基本概念179
10.1.1 总体与样本179
10.1.2 参数和统计量179
10.1.3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179
10.1.4 抽样误差与抽样标准误差180
10.1.5 点估计与区间估计180
10.2 简单随机抽样182
10.2.1 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182
10.2.2 简单随机抽样标准误差182
10.2.3 总体平均数的估计182
10.2.4 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的区间估计183
10.2.5 总体比率估计185
10.2.6 简单随机抽样的必要抽样数目186
10.3 分层抽样187
10.3.1 分层抽样的意义187
10.3.2 分层抽样标准误差187
10.3.3 分层抽样的样本容量189
10.4 等距抽样189
10.4.1 等距抽样的概念与方法189
10.4.2 等距抽样标准误差190
10.4.3 等距抽样的样本容量191
10.5 整群抽样191
10.5.1 整群抽样的概念191
10.5.2 整群抽样标准误差192
10.5.3 整群抽样的样本容量193
10.6 目录抽样193
10.6.1 目录抽样的概念193
10.6.2 目录抽样的参数估计193
10.7 二重抽样194
10.7.1 二重抽样的意义194
10.7.2 二重抽样的方法194
10.7.3 二重抽样的参数估计195
10.8 二阶段抽样196
10.8.1 二阶段抽样的概念196
10.8.2 二阶段抽样标准误差196
10.9 抽样方案设计198
10.9.1 抽样方案设计的内容198
10.9.2 抽样方案评审199
复习思考题200
习题201
实验 用Excel作区间推断203
第11章 假设检验205
11.1 假设检验的基本问题205
11.1.1 假设检验的意义205
11.1.2 假设检验的程序205
11.1.3 假设检验的方法206
11.2 一个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207
11.2.1 总体方差已知的均值检验207
11.2.2 总体方差未知的均值检验208
11.2.3 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208
11.3 两个正态总体的参数检验209
11.3.1 两个总体平均数之差的检验209
11.3.2 两个总体比率之差的检验210
11.4 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211
11.4.1 单个正态总体方差的假设检验211
11.4.2 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假设检验212
11.5 x2检定法212
11.5.1 x2检验的基本原理212
11.5.2 x2的独立性检验213
11.5.3 x2的一致性检验215
11.5.4 x2的吻合性检验216
11.6 符号检验法218
11.6.1 单一样本中位数的符号检验218
11.6.2 两个独立样本的符号检验218
11.6.3 两个有联系样本的符号检验219
11.7 等级检验法220
11.7.1 符号等级检验法220
11.7.2 曼—惠特尼U检验222
11.7.3 多个样本的等级检验法223
11.8 趋势性与随机性检验224
11.8.1 趋势性检验224
11.8.2 随机性检验225
复习思考题226
习题226
实验 用Excel作假设检验228
第12章 方差分析231
12.1 方差分析的基本问题231
12.1.1 方差分析的意义231
12.1.2 方差分析的种类231
12.1.3 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232
12.2 单因子方差分析232
12.2.1 单因子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32
12.2.2 单因子方差分析的程序233
12.3 双因子方差分析236
12.3.1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236
12.3.2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238
复习思考题240
习题241
实验 用Excel作方差分析242
第13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244
13.1 相关分析244
13.1.1 相关关系的概念244
13.1.2 相关关系的种类244
13.1.3 简单相关系数244
13.1.4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246
13.1.5 肯达尔一致性系数247
13.2 一元线性回归248
13.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48
13.2.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48
13.2.3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评价与检验249
13.2.4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251
13.3 多元线性回归251
13.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51
13.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52
13.3.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252
13.3.4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255
13.3.5 多元线性回归自变量的筛选257
13.3.6 含定性自变量的回归模型258
13.4 非线性回归259
13.4.1 非线性回归模型259
13.4.2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260
13.4.3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260
13.4.4 逻辑斯蒂概率回归模型262
13.5 时间数列自回归264
13.5.1 时间数列自相关264
13.5.2 时间数列自回归264
复习思考题267
习题267
实验 用Excel作相关与回归分析270
第14章 平衡数列分析271
14.1 总量均衡状态分析271
14.1.1 收支数量比较法271
14.1.2 收支增长率比较法272
14.1.3 比率判断法272
14.2 结构均衡状态分析273
14.2.1 收支结构比较法274
14.2.2 收支结构相关分析法274
14.3 平衡数列趋势分析275
14.3.1 复式曲线图示法275
14.3.2 联立趋势模型法276
14.4 平衡系统关联分析278
14.4.1 平衡系统关联的概念278
14.4.2 平衡系统关联分析的方法278
14.5 投入产出分析279
14.5.1 投入产出分析的概念279
14.5.2 投入产出表的种类279
14.5.3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279
14.5.4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281
14.5.5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应用282
复习思考题284
习题284
第15章 空间数列分析287
15.1 空间分布与强度分析287
15.1.1 空间分布分析287
15.1.2 空间强度分析288
15.2 空间综合比较评价法289
15.2.1 综合比重评价法289
15.2.2 综合比较评价法290
15.2.3 功效系数评价法291
15.2.4 平均指数评价法292
15.3 空间分类分析294
15.3.1 简单分类分析294
15.3.2 综合分类分析294
15.4 空间趋势分析296
15.4.1 空间趋势分析的性质296
15.4.2 空间趋势分析的方法296
15.5 空间关联分析297
15.5.1 空间因关联分析297
15.5.2 空间自相关分析297
15.5.3 空间自回归分析299
复习思考题301
习题302
附录A Microsoft Excel在统计中的使用306
附录B 常用统计数表311
参考文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