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白文化现象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念龙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5981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文学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李白文化现象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李白诗中的经典表达1
附录:李诗名句6
绪论: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异景观20
一、“李白文化现象”的内涵构成20
二、“李白文化现象”的生成机制22
三、“李白文化现象”的透析思路24
四、“李白文化现象”的求解意义27
第一章 建构论:解读“李白文化现象”的通道——“三型李白论”29
第一节 志士和诗人——历史原型李白论29
一、揭开幕纱:寻找历史原型李白29
二、社会角色:志士型和诗人型的人物41
三、个案特征:超常的奇异性43
四、历史原型李白的文化意义45
第二节 表现与极致——诗艺造型李白论47
一、强烈的富于表现型的文学形象48
二、超乎寻常的极致型文学形象52
三、美学意义和文化意义56
第三节 傲岸与自在——传说特型李白论57
一、传说故事的溯源及其特征58
二、傲岸与自在59
三、传说特型李白的文化意义64
四、余说:传说特型李白最为集中精彩的一笔67
综论:“三型李白”的互动机制及文化意蕴68
附录一:“三型李白”示意图72
附录二:“三型李白”构建与生发比例示意图73
第二章 特质论:超常之李白——解读李白之“奇”、“气”、“真”、“狂”、“豪”、“情结”等异相特质74
第一节 解读李白之“奇”74
一、概说“奇”与李白之“奇”74
二、缤纷多彩的李白之“奇”75
三、李白之“奇”的文化阐释83
第二节 解读李白之“气”84
一、概说“气”与李白之“气”84
二、李白的才、酒、仙、傲四气86
三、李白“气”之文化内涵92
第三节 解读李白之“真”96
一、概说“真”与李白之“真”96
二、其人之真:真实与真纯98
三、诗文之真:开心写意与天然雕饰103
四、余说106
第四节 解读李白之“狂”107
一、概说“狂”与李白之“狂”107
二、李白“狂”之表现方面与特征109
三、李白“狂”的文化内蕴113
第五节 解读李白之“豪”113
一、概说“豪”与李白之“豪”113
二、李白之“豪”的具体表现与特征115
三、李白之“豪”的文化意蕴119
第六节 解读李白之“情结”119
一、概说“情结”与李白之“情结”119
二、李白的“自我”情结121
三、“功成身退”情结124
四、神仙情结、诗(人)酒(徒)情结、游侠情结128
五、漫游情结130
六、多重意蕴情结:明月与长江134
七、余说136
综论137
第三章 再塑论:永言不尽的李白139
第一节 原创与定型——唐五代李白再塑论纲139
一、与李白同代的人的再塑140
二、中唐人笔下的李白149
三、晚唐人笔下的李白154
四、五代人笔下的李白158
五、余说:原创与定型163
第二节 “真化”与气盖天下——宋代李白再塑论纲165
一、北宋前期的李白再塑165
二、北宋中期的李白再塑168
三、两宋之交的李白再塑179
四、南宋中、后期的李白再塑183
五、诗话中李白的再塑192
六、宋人笔记体中的李白195
七、余说:真化、扩展、深化198
第三节 充分、本色、多样——金、元时期李白再塑论纲200
一、金代的李白再塑200
二、元代的李白再塑203
第四节 多彩与突破——明代李白再塑论纲219
一、诗词文赋中的李白再塑219
二、明代小说中的李白再塑——冯梦龙的《李谪仙醉草吓蛮书》237
三、屠隆的《彩毫记》及明代其他的李白传奇243
四、余说247
第五节 传承与改塑——清代李白再塑论纲248
一、传统诗词文赋中的李白再塑248
二、清代戏曲中的李白再塑269
三、清代诗话中李白再塑简说272
综论278
附录:李谪仙醉草吓蛮书280
第四章 比较论:独特的“这一个”289
前言:比较简说289
比较之目的289
比较之原则289
比较之方法290
第一节 大鹏:从哲学的意象到文学的自我——庄子、李白文化类型比较290
一、愤世、超世与入世、恋世291
二、思辩之士和诗歌之士293
三、荒诞虚幻和朗丽清新294
第二节 屈原辞赋悬日月:单一执著与多元潇洒——屈原、李白文化类型比较296
一、思想人格精神之异296
二、创作特征之异298
三、接受传播之异299
四、原因简说301
第三节 养性与纵情:诗酒风流各不同——陶渊明、李白文化类型比较302
一、隐之别302
二、“真”之别304
三、酒之别305
四、自然之别307
五、诗之别308
六、接受传播之别309
七、余说310
第四节 山水之乐:品鉴山水与我化自然——“二谢”和李白文化类型比较311
一、李白与“二谢”及山水诗312
二、“二谢”之山水诗313
三、李白山水诗与“二谢”山水诗之异316
第五节 自在与庄严:“仙”、“圣”之别——李白、杜甫文化类型比较321
一、“仙”、“圣”之称的总体之别321
二、诗酒之洒脱和诗史之凝重324
三、接受传播之别325
四、天赋才华和锻炼功力326
第六节 自然与奇诡:“仙”、“鬼”之别——李白、李贺文化类型比较328
一、精神风貌之别329
二、诗境话语系统之别331
三、抒发方式之别333
四、文化符号之别:“诗仙”、“诗鬼”之文化意义335
第七节 真放与旷达:唐宋两“仙人”——李白、苏轼文化类型比较337
一、思想形态和精神风貌之异338
二、创作特征之异339
三、接受传播之异340
四、差异原因简说341
综论344
附录:李白文化类型比较组诗344
第五章 本质、背景论:人性和时代346
第一节 人性诗化表现的魅力——李白诗歌的人性展示和艺术特色346
一、李白诗中人性自然属性的表现347
二、李白诗中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354
三、李白诗中人性艺术化表现的特色359
第二节 激发、张扬、创新——简说盛唐时代对文人精神风貌、个性气质的影响363
一、激发了广大士人的用世热情和志向363
二、张扬个性,酣畅淋漓366
三、激活了广大士人巨大的文化创新力368
余论372
第一节 李白:“先秦士文化精神”的最后闪光372
一、先秦士文化精神372
二、李白的先秦士人的思想与作风374
三、盛唐以后先秦士人精神的失落377
第二节 关于“李白文化”之简论379
一、“李白文化”的提法尚可斟酌379
二、“李白文化现象”是比较科学精当的表述381
三、李白与当代文化383
主要引用、参考之文献、资料和论著385
后缀388
解读“李白文化现象”的若干要点388
关于本书的几点说明391
继承师业拓新宇(后记)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