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与国际气候融资问题研究 为了可持续的发展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贾康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51540330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23页
- 主题词:气候变化-融资-研究-世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与国际气候融资问题研究 为了可持续的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财税政策篇——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的财政政策创新研究2
第一章 气候融资的理论分析2
第一节 气候融资的概念、属性与渊源2
一、气候融资的概念2
二、气候融资的属性3
三、气候融资的渊源4
第二节 气候融资与应对气候变化9
第三节 气候资金机制的分类及其成因11
一、气候资金机制的分类11
二、气候资金机制分类的原因12
三、气候资金的主要来源14
第四节 气候融资的原因17
第二章 中国气候融资的必要性与重大意义19
第一节 中国气候融资的必要性19
一、我国大气污染现状19
二、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21
三、大气污染的原因24
第二节 中国气候融资的重要意义28
一、气候融资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保障28
二、气候融资是“十二五”时期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的保障31
三、气候融资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有力措施32
四、气候融资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33
第三章 中国气候融资的国际背景35
第一节 全球气候大会成效甚微35
一、京都全球气候大会35
二、波恩全球气候大会38
三、蒙特利尔全球气候大会41
四、巴厘岛全球气候大会44
五、哥本哈根全球气候会议47
六、坎昆全球气候大会53
七、德班全球气候大会55
八、多哈全球气候大会57
第二节 中国国际气候融资环境分析61
一、《京都议定书》的命运前途莫测62
二、《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悬而难决63
三、第二承诺期减排量化指标难以达成一致64
四、发达国家履行减排义务的态度难以改变65
第三节 中国气候融资的国际系数评估67
一、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援助难以落实67
二、“绿色气候基金”长期是空壳68
三、在资金分配上发达国家提出向最贫困国家倾斜69
第四章 中国气候融资的瓶颈与财政政策创新领域70
第一节 中国气候融资的瓶颈70
一、私人资本投资气候领域的机制尚不成熟70
二、气候融资管理框架还未建立71
三、国际气候谈判存在不确定性72
第二节 中国财政政策创新气候融资的重点领域74
一、公共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巨额气候融资需求74
二、私人资本投资气候领域具有巨大空间75
三、财政政策创新关键是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投入75
第五章 国际气候融资经验借鉴77
第一节 国际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77
一、美国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78
二、英国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81
三、日本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87
四、欧盟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89
五、澳大利亚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91
六、加拿大气候融资的政策和措施95
第二节 国外气候融资的经验总结96
一、发挥政策支持力度,引导私人部门投入96
二、建立多元化融资体系,全方位筹集气候资金97
三、利用市场化手段,减少财政支出压力97
四、建立碳交易市场,优化减排资源配置效率98
第三节 国外气候融资的启示99
第六章 促进中国气候变化融资的财税措施102
第一节 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保障资金的稳定性103
一、追加财政投入,健全气候资金长期投入机制103
二、增设预算支出科目,保障应对气候变化投入的可靠性104
第二节 充分利用税收政策,保障资金的持续性104
一、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104
二、适时开征碳税,并定向化利用105
第三节 完善金融配套政策,保障气候融资需求106
一、推动气候融资市场建设,服务应对气候变化活动106
二、创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大力参与107
三、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保险产品108
第四节 完善气候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运行效率108
第二篇 公私合作篇——应对气候变化:PPP模式融资机制研究113
第七章PPP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113
第一节PPP模式的内涵与分类113
一、PPP模式的内涵113
二、常见的PPP融资模式115
第二节PPP模式的理论基础117
第三节 财政资金引导PPP气候融资的必要性119
第八章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PPP模式融资的具体做法122
第一节 确立低碳发展的目标和规划122
一、制定低碳发展战略目标、规划与方案122
二、制定并不断提高能效标准123
三、制定支持和鼓励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与政策124
四、建立和完善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专业机构124
第二节 建立健全PPP模式融资的法律法规125
一、英国以《政府采购法》为基础制定有关PPP模式法律125
二、韩国制定有关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法律126
三、日本制定有关PFI的专门法律127
第三节 适时成立PPP模式融资的管理机构128
一、英国设置以财政部为核心的PFI管理机构128
二、韩国设立基础设施融资管理专门机构129
三、日本设立PFI推进委员会129
第四节 注重创新PPP模式融资的财税政策130
一、运用财政补贴和财政预算,发挥财政资金在支持低碳发展领域的先导作用131
二、政府通过可持续基金或债券运作,支持节能减排事业发展132
三、制定和实施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清洁能源发展132
第五节 着力构建PPP模式融资多元化碳基金133
一、单边基金:英国碳基金133
二、双边碳基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 )碳基金与德国DEG基金135
三、多边碳基金:世界银行设立的碳基金136
第六节 积极打造PPP模式融资政策性碳金融139
一、政策性碳银行139
二、政策性信托140
三、政策性风投基金和种子基金141
四、政策性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141
第七节 培育发展PPP模式融资的碳交易市场142
一、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142
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143
第九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PPP融资实践的简要评价145
第一节PPP气候融资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亟待加快145
第二节PPP气候融资的“种子基金”管理亟待改进147
第三节PPP气候融资的财税政策扶持亟待创新148
第四节PPP气候融资的金融政策引导亟待强化150
第五节PPP气候融资的碳市场交易体系亟待构建151
第十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PPP融资模式的初步设计153
第一节 构建PPP气候融资管理制度框架153
第二节 成立PPP气候融资专门管理机构154
第三节 设立PPP气候融资绿色种子基金156
第四节 组建PPP气候融资的政策性银行157
第五节 完善PPP气候融资的碳交易市场159
第六节 健全PPP气候融资绩效考评机制160
附录163
案例一:北京地铁4号线163
案例二:中国应用PPP模式的其他案例165
案例三:小孤山清洁发展机制项目168
案例四:湖北广润水电开发项目169
案例五:CTF基金对越南、菲律宾和泰国的资助169
第三篇 森林碳汇篇——健全森林经营碳汇交易机制的理论与实践173
第十一章 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理论分析173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173
一、碳汇174
二、森林碳汇175
三、森林碳汇的性质分析176
第二节 森林碳汇交易的经济学基础178
一、森林碳汇的经济学属性178
二、森林碳汇交易的经济理论基础:科斯定理180
第三节 中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必要性及可行性182
一、中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必要性182
二、中国发展森林碳汇交易的可行性183
第四节 关于森林碳汇交易的国内外研究综述185
一、国外研究情况185
二、国内研究情况189
三、小结192
第十二章 国外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发展及项目实施情况194
第一节 森林碳汇交易的产生194
第二节 国际CDM项目的实施情况196
第三节 国际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201
第四节 各国森林碳汇储备概况205
一、美国205
二、加拿大207
三、巴西208
四、俄罗斯211
第五节 小结:国际森林经营碳汇交易发展迅速212
第十三章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的发展实践217
第一节 中国高度重视森林碳汇服务市场的发展217
第二节 中国CDM森林碳汇项目的发展222
第三节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正式建立和发展225
第四节 中国目前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227
第十四章 在生态补偿中引入森林碳汇交易机制231
第一节 森林碳汇与分类经营、生态补偿的关系231
一、森林碳汇与林业分类经营231
二、森林碳汇交易与生态补偿机制233
第二节 中国森林碳汇的特殊属性234
第三节 建立中国森林碳汇交易机制的原则236
一、前瞻性原则236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236
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236
第四节 中国森林经营碳汇交易机制方案设计237
一、森林经营碳汇交易市场237
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238
三、融资机制239
四、交易监管240
第四篇 气候金融篇——国际气候融资机制改革242
第十五章 气候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242
第一节《公约》内资金机制存在的问题242
一、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难以满足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242
二、《公约》内资金的使用考虑全球性或区域性项目的少243
三、《公约》资金机制治理结构不合理,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少244
四、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周期过长,启动速度慢245
五、《公约》缔约方大会与全球环境基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不清晰246
第二节《公约》外资金机制存在的问题247
一、《公约》外资金机制产生的根本原因247
二、《公约》外资金机制产生的具体原因249
第三节《公约》外资金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50
一、《公约》外资金机制缺乏协调功能,整体效率不高250
二、《公约》外资金机制缺少透明度250
三、《公约》外资金机制由发达国家控制或主导251
四、《公约》外资金机制制约了《公约》内资金机制的发展251
五、《公约》外基金的运行期限都很短252
第十六章 气候融资机制改革的主要观点253
第一节 关于资金筹集的观点253
一、77国集团与中国的建议:预算筹款,量化发达国家义务254
二、瑞士的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征收碳税254
三、挪威的建议:拍卖分配数量单位或排放权,筹集资金255
四、最不发达国家的建议:征收国际舱载排放税255
五、南非的建议:扩大针对京都灵活交易机制的征税范围257
六、墨西哥的建议:混合筹资机制258
七、其他筹资建议258
第二节 关于资金使用与分配的观点259
一、77国集团与中国的建议259
二、瑞士的建议259
三、墨西哥的建议260
四、世界银行的建议261
五、美国的建议262
第三节 关于资金治理机制的建议263
一、77国集团与中国的建议263
二、英国的建议264
三、牛津能源研究所穆勒的建议265
四、瑞士的建议266
五、墨西哥的建议266
六、欧盟的建议267
第四节 观点评价268
一、关于资金筹集建议的评论268
二、关于资金使用建议的评论273
三、关于资金治理建议的评论275
第十七章 气候融资机制改革的进一步建议279
第一节 资金的筹集有关原则279
一、进一步明确气候资金的性质280
二、筹集气候资金应遵循的原则281
三、筹集资金应考虑的主要方式283
第二节 资金的使用283
一、提供资金应坚持的主要原则284
二、资金使用的主要建议284
第三节 资金的治理287
一、资金治理应遵循的原则287
二、进一步完善《公约》资金治理的建议288
参考文献292
致谢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