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临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邓伟,贺佳主编;马修强,王炳顺,唐健元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354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试验-设计-医学院校-教材;临床医学-试验-统计分析-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临床试验的概念与意义1

第二节 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2

一、对照研究起源2

二、盲法实施3

三、随机化分组3

四、安慰剂使用3

五、多中心试验3

六、伦理问题4

七、管理制度4

第三节 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5

一、Ⅰ期临床试验5

二、Ⅱ期临床试验6

三、Ⅲ期临床试验7

四、Ⅳ期临床试验7

五、多中心试验8

第四节 临床试验的规范10

第二章 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12

第一节 国际伦理准则的发展12

第二节 伦理委员会13

一、伦理委员会的组成13

二、伦理委员会的工作程序13

三、伦理审查内容15

第三节 知情同意15

一、知情同意的必要性15

二、知情同意的要素15

三、知情同意的免除和重新获取17

四、执行知情同意中的问题18

五、涉及脆弱人群的知情同意问题18

第三章 临床试验方案概论20

第一节 临床试验方案概要20

第二节 临床试验方案内容21

一、试验目的和试验背景21

二、申办者和研究者21

三、研究终点22

四、研究设计概述22

五、受试者的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剔除标准22

六、样本量的考虑23

七、试验用药和合并用药24

八、临床观察、随访和实验室检查25

九、病例报告表和临床试验的各种资料26

十、评价指标28

十一、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28

十二、数据管理29

十三、统计分析计划和分析集29

十四、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29

十五、临床试验终止和结束的规定30

十六、临床试验的资料的保存30

十七、研究成果的发表31

第三节 临床试验方案的框架31

第四章 临床试验设计类型33

第一节 平行组设计33

第二节 交叉设计34

第三节 析因设计35

第四节 动态设计36

一、动态剂量探索36

二、成组序贯设计37

三、Ⅱ/Ⅲ期无缝连接试验39

四、样本量调整40

第五章 随机化方法42

第一节 随机化的必要性42

第二节 随机分配的注意事项43

一、患者的代表性43

二、入选和排除患者的标准43

三、知情同意的患者才能进行随机化43

四、随机化的时间44

五、随机分配表准备44

六、随机分配表的编写44

第三节 固定随机化方法45

一、简单随机化45

二、区组随机化47

三、分层随机化47

第四节 动态随机化49

一、最小化法49

二、最小化法的方法和步骤50

三、最小化法的优缺点51

第五节 中央随机化系统52

第六章 对照与盲法54

第一节 对照54

一、设立对照的意义54

二、设立对照的要求55

三、常见的对照类型55

第二节 盲法58

一、盲法的意义58

二、盲法的实施59

三、双盲试验的可行性61

第七章 临床试验的实施和管理63

第一节 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63

第二节 临床试验项目管理概述64

一、确立项目组织架构并确保职责清晰、沟通顺畅65

二、项目里程碑计划66

三、试验文件67

四、试验监查计划67

五、数据管理计划68

六、受试者招募和保留68

七、试验预算管理69

八、质量管理70

九、风险管理70

第三节 研究者和申办方的职责70

第四节 监查员的职责71

第五节 稽查74

第六节 视察75

第八章 病例报告表77

第一节 病例报告表的设计要求77

一、内容要求77

二、设计和制作要求78

第二节 病例报告表的内容设计80

一、内容的组织80

二、具体内容81

第三节 病例报告表的填写88

第九章 数据管理89

第一节 与临床数据质量有关的人员89

一、研究者对数据的管理职责89

二、监查员对数据的管理职责89

三、数据管理员的职责90

第二节 数据管理计划90

第三节 数据管理过程91

一、数据管理过程的基本要求91

二、数据管理的流程92

第四节 数据管理的标准操作规范96

第五节 编码97

第六节 数据管理系统、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与计算机系统验证98

一、数据管理系统98

二、电子化数据采集系统100

三、计算机系统的验证100

第十章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分析104

第一节 统计学与临床试验104

第二节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分析集105

一、分析集问题105

二、分析集的种类105

三、全分析集的注意点106

四、符合方案集的注意点107

五、安全集的注意点107

六、分析集的比较和应用107

第三节 统计分析108

一、统计分析计划108

二、统计分析方法109

三、缺失值和离群值110

四、数据变换110

五、注意事项110

第四节 期中分析111

一、期中分析的定义及目的111

二、期中分析计划112

三、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112

四、期中分析的实施113

第五节 统计分析中的质量控制113

第十一章 差异性检验的基本统计分析方法115

第一节 反应变量的类型115

一、定性变量(分类变量)115

二、定量变量116

三、时间变量116

第二节 基线测定数据的可比性117

第三节 定性数据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论117

一、定性反应数据的统计描述117

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118

三、顺序资料的统计检验119

第四节 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与统计推论120

一、成组比较的t检验120

二、配对t检验121

三、成组比较的两样本Wilcoxon检验121

四、配对比较的符号等级和检验123

五、多处理组比较的检验124

第五节 统计学检验的逻辑推理及其检验结果的正确理解124

一、统计学检验的逻辑推理124

二、统计检验结果的正确理解124

三、可信区间125

第十二章 差异性检验的样本量126

第一节 样本量计算前的准备126

第二节 率的比较的样本量估计127

一、两样本率双侧检验的样本量估计127

二、两样本率单侧检验的样本量估计128

三、多样本率比较的样本量估计128

第三节 均数比较的样本量估计129

一、平行设计的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129

二、平行设计的多独立样本均数比较130

第四节 样本量计算的几个问题131

一、长期随访研究样本量的计算131

二、小样本阴性试验的问题131

三、对比组的例数分配132

第十三章 优效性、等效性和非劣效性试验134

第一节 概述134

一、优效性试验134

二、等效性试验134

三、非劣效性试验135

第二节 优效性试验的统计推断136

一、两样本率比较136

二、两样本均数比较137

第三节 等效性试验的统计推断138

一、两样本率比较138

二、两样本均数比较139

第四节 非劣效性试验的统计推断140

一、两样本率比较140

二、两样本均数比较140

第五节 样本量估计141

一、优效性试验141

二、等效性试验142

三、非劣效性试验143

第十四章 疗效评价146

第一节 结局指标146

一、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146

二、复合指标146

三、全局评价指标147

四、替代指标147

五、定量指标转换为分类指标147

第二节 疗效分析的考虑148

一、分类变量148

二、定量变量148

三、生存分析资料148

四、亚组分析148

五、重复测量资料的分析149

六、多重比较问题149

第三节 桥接试验的统计分析150

一、桥接试验的概念和目的150

二、桥接试验的应用情形和桥接策略150

三、桥接试验的评价151

四、桥接试验结论的外推152

第四节 缺失数据152

一、忽视缺失值(ignore/disregard missing data)153

二、数据填补(data imputation)153

第十五章 安全性评价155

第一节 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评价与管理155

一、临床试验安全性相关术语定义及分析评价155

二、临床试验安全性数据的报告管理159

三、与严重不良事件相关的破盲160

四、临床试验安全性信息更新161

第二节 实验室安全性数据分析161

一、实验室数据的分析161

二、实验室数据的转换164

第十六章 统计分析报告和临床试验报告166

第一节 统计分析报告166

一、试验概述166

二、统计分析方法167

三、统计分析结果168

第二节 临床试验报告169

一、临床试验报告的格式170

二、临床试验的报告封面、摘要和分中心报告的格式171

第十七章 Ⅰ期临床试验及药动学/药效学研究174

第一节 Ⅰ期临床试验概述174

第二节 耐受性试验设计174

一、单剂耐受性试验175

二、多剂耐受性试验178

第三节 药代动力学试验178

一、单剂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78

二、进食对口服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179

三、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180

第四节 Ⅰ期临床试验结果分析180

一、单剂药代动力学研究181

二、进食对口服药物制剂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182

三、多剂药代动力学结果分析182

四、Ⅰ期临床试验的总结及报告内容182

第五节 PK/PD研究的设计和分析182

一、研究设计183

二、PK/PD分析183

第十八章 生物等效性研究185

第一节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设计与方法185

一、生物等效性研究设计185

二、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186

第二节 生物等效性研究的实施187

一、生物样本分析方法的建立和验证187

二、试验实施188

第三节 生物等效性分析和报告190

一、等效判断标准190

二、等效性分析方法190

三、群体生物等效性和个体生物等效性191

四、结果评价192

五、临床报告内容192

第十九章 抗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194

第一节 抗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常用的观察指标194

一、总生存期194

二、无病生存期194

三、无进展生存期195

四、疾病进展时间195

五、客观缓解率195

第二节 抗肿瘤治疗的Ⅰ期临床试验196

第三节 抗肿瘤治疗的Ⅱ期临床试验198

第四节 抗肿瘤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200

第五节 生存分析方法202

一、寿命表及生存曲线202

二、时序检验204

三、Cox回归分析205

第二十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207

第一节 概述207

一、抗菌药物的定义及其特点207

二、抗菌药物的临床试验208

第二节 临床试验基本要求208

一、Ⅰ期临床试验208

二、Ⅱ期及Ⅲ期临床试验209

第三节 统计分析213

一、统计分析数据集213

二、统计推断的类型214

第二十一章 疫苗的临床试验216

第一节 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217

第二节 预防性疫苗的临床研究218

一、Ⅰ期临床试验218

二、Ⅱ期临床试验219

三、Ⅲ期临床试验220

四、Ⅳ期临床试验220

第三节 预防性疫苗临床研究的设计和评价221

一、设计前的考虑221

二、伦理学要求222

三、研究设计类型222

四、研究终点和有效性评价223

五、安全性评价224

第四节 治疗性疫苗的临床试验设计与挑战227

一、受试对象的选择228

二、临床试验终点的确定229

三、试验终点的观察时间229

四、临床试验结果的分析229

第二十二章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和诊断试验的设计与统计分析231

第一节 医疗器械的定义和分类231

第二节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设计232

一、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类型232

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比较类型232

第三节 样本量估计232

一、诊断试验样本量估计232

二、诊断试剂的样本量要求233

第四节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与诊断试验的统计分析233

一、单组目标值法的统计分析234

二、诊断试验的一致性评价235

三、倾向性评分23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