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湖生态清淤及调水引流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陆桂华,张建华,马倩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35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50页
- 主题词:太湖-清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太湖生态清淤及调水引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太湖水环境问题由来1
1.1太湖流域概况1
1.2 2007年无锡供水危机3
1.2.1发生过程3
1.2.2媒体报道5
1.2.3危机成因6
1.3水环境问题与成因8
1.3.1水质恶化8
1.3.2蓝藻暴发10
1.3.3生态系统破坏12
1.3.4水环境恶化原因13
1.4水环境综合治理思路15
1.4.1总体目标15
1.4.2总体思路16
1.4.3技术路线17
1.5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18
1.5.1结构调整19
1.5.2点源治理20
1.5.3面源治理22
1.5.4节水减排25
1.5.5调水引流26
1.5.6生态清淤27
1.5.7蓝藻治理28
本章小结29
第2章 太湖底泥特性30
2.1底泥分布30
2.1.1底泥分布及蓄积量30
2.1.2流泥分布及流泥量32
2.1.3分布成因34
2.2底泥特性36
2.2.1物理性质36
2.2.2化学性质38
2.2.3污染释放43
2.3底泥污染过程46
2.3.1底泥来源46
2.3.2污染物垂向分布47
2.3.3污染物累积过程50
2.4与湖泛关系51
2.4.1湖泛的发生51
2.4.2底泥对湖泛生成影响53
本章小结55
第3章 生态清淤工程56
3.1清淤缘由56
3.1.1清淤提出57
3.1.2政府决策58
3.2清淤工程59
3.2.1清淤方案59
3.2.2工程安排61
3.2.3工程实施64
3.3组织管理78
3.3.1第三方检测78
3.3.2第三方评估79
3.3.3清淤验收82
本章小结84
第4章 生态清淤关键技术86
4.1底泥调查技术87
4.1.1水下地形测量87
4.1.2底泥勘探及淤积量计算89
4.1.3底泥污染状况调查94
4.1.4底泥调查技术要求96
4.2清淤范围与深度确定技术96
4.2.1清淤范围与面积确定96
4.2.2清淤深度确定99
4.3施工技术102
4.3.1设备要求102
4.3.2挖泥船选择103
4.4余水处理技术109
4.4.1余水排放控制110
4.4.2余水处理方法110
4.4.3物化组合处理工艺112
4.4.4应用实例113
本章小结117
第5章 淤泥干化与利用119
5.1物理处理方法119
5.1.1堆场干化技术120
5.1.2低位真空预压法121
5.1.3其他物理方法124
5.1.4工程实例126
5.2化学处理方法131
5.2.1技术原理131
5.2.2固化过程134
5.2.3工程实例138
5.3复合干化法140
5.3.1技术原理140
5.3.2适用性分析141
5.4技术比较141
5.5资源化利用142
5.5.1工程用土142
5.5.2建筑材料144
5.5.3建设湖滨带146
5.5.4构建湿地147
本章小结148
第6章 清淤固化一体化149
6.1原理与技术149
6.1.1工艺原理149
6.1.2核心技术150
6.2清淤船150
6.2.1系统构成150
6.2.2吸取系统152
6.2.3移动控制系统156
6.2.4作业管理系统157
6.3泥水处理系统160
6.3.1工艺流程160
6.3.2系统组成161
6.4工程应用167
6.4.1主要设备168
6.4.2施工流程169
6.4.3设备布置169
6.4.4工程运行171
6.4.5清淤成本173
本章小结173
第7章 生态清淤效果174
7.1国内外研究现状174
7.2改善湖体水环境175
7.2.1遏制湖泛发生175
7.2.2降低蓝藻暴发强度177
7.2.3改善湖区水质180
7.2.4改善湖泊底栖环境183
7.3水生物监测评价188
7.3.1浮游植物188
7.3.2底栖生物189
7.3.3沉水植物194
7.4回淤速率分析196
7.4.1回淤情况196
7.4.2影响因素199
本章小结200
第8章 调水引流202
8.1调水引流由来202
8.1.1引江济太试验203
8.1.2 2007年应急调水204
8.1.3调水引流提出206
8.2调水引流技术207
8.2.1调度原则207
8.2.2调度关键技术212
8.2.3调水沿线水质监测213
8.2.4调水引流实践216
8.3调水水质220
8.3.1长江源水220
8.3.2望虞河干流220
8.3.3入湖氮磷含量223
8.3.4主要入湖河道226
8.4引江调水扩建工程226
8.4.1工程必要性228
8.4.2工程布局228
8.4.3工程效果展望230
本章小结230
第9章 结论与展望232
9.1主要结论232
9.2各界评价234
9.2.1领导关心234
9.2.2媒体报道235
9.3展望236
参考文献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