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王正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53740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0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65页
  • 主题词:认知科学:语言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我们生活的概念世界1

1.1概念的体验性2

1.2概念的范畴3

1.3概念的可变性5

1.4概念的可整合性6

第二章 概念整合要素、形式、机理10

2.1空间、网络11

2.2框架与心智空间15

2.3表征、映射、投射17

2.3.1表征17

2.3.2映射19

2.3.3投射21

2.4类推、非类推、象似性21

2.5压缩与关系22

2.5.1变化与压缩24

2.5.2因果关系27

2.5.3时间、空间关系27

2.5.4身份关系28

2.5.5部分与整体关系30

2.5.6特征、范畴、意图关系32

2.6概念整合的基本形式34

2.6.1非组合性概念整合35

2.6.2糅合型整合36

2.6.3截搭型整合40

2.7意义成因的整合机理41

2.8比喻的实质意义成因47

第三章 新创结构与新创意义50

3.1意义的来源50

3.2新创结构与新创意义51

3.3新创结构的生成53

3.4词语与新创意义56

3.5隐喻与新创结构60

3.6对语言不完备性的救助64

第四章 隐喻与概念整合67

4.1对隐喻的传统认识67

4.2对应连通与整合70

4.3类推连通与概念整合72

4.4部分与整体连通的概念整合74

4.5普通与具体连通的概念整合75

4.6相关性与概念整合76

4.6.1相关性与概念压缩78

4.6.2相关性的几个问题82

4.7隐喻映射机理与概念整合84

4.7.1域图式、域范畴85

4.7.2隐喻关系映射和属性映射87

4.7.3关系映射、属性映射的局限性89

4.7.4映射的不对称90

4.7.5映射与新创意义91

4.8新奇隐喻、不透明隐喻的整合92

4.8.1空间维度95

4.8.2整合机理96

4.8.3意义成因与映射连通激活97

4.9概念隐喻争议问题100

4.9.1语义真值分析的局限性101

4.9.2隐喻象似性102

4.9.3属性范畴103

4.9.4隐喻比较106

4.9.5映射与理解106

4.9.6自动利用关联映射108

第五章 形式整合与意义112

5.1形式和意义112

5.2语言文字形式和意义113

5.3字面形式、非字面形式和意义116

5.4短语结构120

5.4.1定心结构词语120

5.4.2向心复合词语126

5.4.3杂交词129

5.5《说文解字》的构词理念130

5.6双动词句133

5.7语法、新创、形式136

第六章 诗歌的整合思维141

6.1诗歌的意象性141

6.2诗歌整合形式142

6.2.1图式整合143

6.2.2映像整合145

6.2.3拟象整合146

6.3视觉空间和艺术空间的意义147

6.4隐喻图像连通148

6.5形式和意义的映像整合149

6.6虚空维度与图式化视域152

第七章 文学翻译与整合155

7.1文字符号意义、原文文本156

7.2概念整合与译文文本157

7.3默认值与整合159

7.4认知参照点与整合161

第八章 概念整合理论的探讨与发展165

8.1空间维度问题:六空间论165

8.2整合层序问题171

8.2.1首序整合171

8.2.2二序整合173

8.2.3三序整合176

8.3有形支点问题178

8.4心智空间、概念域、多空间模型问题184

8.5语义域与概念整合问题186

8.6分解问题187

8.7人的尺度、分劈、槽孔值问题189

8.8概念整合控制问题196

8.8.1约束机制197

8.8.2“合并”不是“整合”197

8.9非真实运动和虚像变化问题198

8.10背景、感情、文化问题201

第九章 概念整合:超越了语言学203

9.1概念整合给我们的科学启示203

9.2概念整合和计算机图像传输205

9.3本体共享知识域的整合208

主要参考文献213

主要术语对照2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