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
  • 陈解放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3130434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61页
  • 主题词:办学组织形式-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教育模式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合作教育: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视野1

一、合作教育研究的意义1

二、合作教育研究的内容5

三、合作教育研究的方法9

第一章 合作教育的概念11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合作教育概念的重要性11

第二节 合作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2

一、合作教育的萌芽13

二、合作教育的雏形19

三、合作教育的成型27

四、合作教育的完善30

第三节 合作教育概念的界定37

一、对合作教育的种种理解39

二、对合作教育的科学概括41

第四节 结语48

第二章 合作教育理念的基本命题分析51

第一节 合作教育目的的原理52

一、合作教育目的的性质52

二、合作教育目的的依据54

第二节 合作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55

一、高等教育目的论的视角56

二、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视角60

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视角63

第三节 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66

一、学术型人才与实用型人才67

二、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68

第四节 结语69

第三章 合作教育理念的哲学基础72

第一节 不同高等教育哲学与大学理念的冲突与演变73

一、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和大学理念的基本内涵73

二、两种高等教育哲学和大学理念的对立与融合75

一、实用主义概述78

第二节 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对合作教育的影响78

二、实用主义的“教劳结合”观81

三、杜威的“从做中学”82

第三节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合作教育的影响83

一、进步教育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83

二、从以“教义”为主转向以“学科”为主84

三、从“权威”教学法转向“民主”和“实践”教学法85

第四节 结语86

第四章 合作教育的模式及其市场化运作89

第一节 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90

一、短学制院校的合作教育模式92

二、四年制院校的合作教育模式93

第二节 合作教育的管理95

一、集中管理模式95

二、分散管理模式97

三、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模式98

四、管理人员职责99

第三节 合作教育的市场化运作100

一、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准入方式101

二、合作教育工作学期的运作程序105

第四节 合作教育与课程改革110

一、课程综合化111

二、课程职业化112

第五节 国外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113

一、英国113

二、澳大利亚117

三、加拿大119

四、德国120

五、印度121

六、委内瑞拉122

第六节 结语123

第五章 合作教育发展的社会及市场需求分析126

一、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变化127

第一节 学生的需求对合作教育的影响127

二、合作教育给受教育者带来的优势128

第二节 雇主的需求对合作教育的影响129

一、詹妮弗·杨教授的调查129

二、瑞克·利夫博士的调查133

三、调查结果分析136

第三节 政府的支持对合作教育的影响137

一、日本政府对合作教育的支持138

二、美国政府对合作教育的支持140

第四节 结语141

第六章 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143

第一节 工学结合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与演变143

一、我国古代教育中“知”与“行”的学说144

二、洋务运动中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45

三、新文化运动中的“工读主义”思潮146

四、革命根据地的“教劳结合”149

一、文化大革命前的“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150

第二节 建国后与改革开放前的工学结合150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思想改造”工学结合152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工学结合153

一、教育是生产力153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54

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5

第四节 结语156

第七章 我国合作教育的发展现状157

第一节 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简述157

第二节 我国合作教育的基本模式159

一、“一年三学期”模式160

二、“3+1+1”模式171

三、“2.5+1.5”模式和“4+1”模式173

四、“2+1”模式175

五、“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模式179

六、“合作教育工作站”模式182

七、文科专业的合作教育模式184

第三节 我国合作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86

一、传统精英教育观念对合作教育的制约186

二、对合作教育的认识不一189

三、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的经济性制约194

四、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的制度性束缚198

五、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的政策性短缺202

第四节 结语207

第八章 我国合作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展望209

第一节 提高对合作教育必要性的认识209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践的突破210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切实举措210

三、缓解扩招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213

第二节 提高对合作教育可行性的认识214

一、我国的教育方针为合作教育发展提供了前提21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合作教育发展提供了动力216

第三节 加大对合作教育的研究和宣传力度224

一、重视对合作教育的理论研究224

二、加大合作教育的信息交流225

第四节 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225

一、建立与教学和就业指导有机联系的合作教育校内运作机制225

二、建立以学分制为主的教学管理制度226

第五节 加大政府对合作教育的政策扶植227

一、政府支持是我国合作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227

二、利用税收政策加大对合作教育的支持力度228

三、加强政府部门职能的综合改革力度230

第六节 坚持合作教育的多样化发展232

第七节 我国合作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展望232

第八节 结语235

参考文献236

后记241

热门推荐